原初的《易》为以占筮为特征的巫史性的文化,《易大传》以降的易学转变为以注疏为特征的哲理性的文化,现代易学应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这既符合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的从神学到哲学再到科学的人类智力发展规律,也符合易学发展的历史实际。几千年来的易学研究,从科学的视角看,主要是围绕四大问题展开的:一为卦的排序和变换问题以及卦画的起源问题,二为卦爻辞的解释和训诂问题,三为卦爻辞与符号对应的逻辑关系问题,四为筮法的意义及其推理可靠性问题。筮法的流变和当代的沉渣泛滥表明,筮法科学化已成为当代易学发展的关键。 尽管周易筮法及其衍生的算命术不具有科学预测的功能,但并不防碍易卦用作决策的一种形式系统。用现代科学的术语说,易卦给出了一种状态空间的表示形式。卦爻系统由研究对象的状态自由度决定,即卦的爻数。易卦的爻数代表状态空间的维数,每一卦代表一种状态。 筮法科学改造的关键在于,赋予成卦法以经验内容。这要求对“本卦”和“支卦”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视前者表征现状,而用后者表征未来。只有依据经验确认现状,也就是依据经验确定本卦,才能为科学预测建立起经验基础。本卦经验地被确定之后,通过“爻变”即可逻辑地得到支卦,也就是对未来的预测。这样一来,易卦系统也就真正地成了预测的一种有力的工具。易学中的天、地、人三才观念可以用来划分经验因素的类别,并且还可以通过卦爻的二进制赋值建立定量分析的基础。算命术中的五行、天干、地支亦可整合到这种预测系统之中,以增强形式系统的表征力。 即使筮法系统被这样地科学改造成功,我们也不能奢望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有精确的预测,因为科学在解决这类问题上尚没有成熟的科学理论。当代所谓的“预测学”和“未来学”,不仅在科学性上还有很多缺陷,甚至还有许多陷阱。已被列数的陷阱多达50多种,荷兰未来学家F.A.Vught提出的五种陷阱最值得注意,它们是虚假连续性的陷阱、忽视理论的陷阱、归纳确证的陷阱、直觉主观的陷阱和科学决定论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