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光璧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之易学”在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时期发生了一次质变,对占筮体例的《周易》给出理性诠释的《易传》诞生了。它所竭力阐发的易道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易学世界观,一个百家共识的关于事物发展规律即“阴阳变易”的哲学世界观取代了“三代”时期的神学世界观,为易学思维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并演变为中国文化核心的角色奠定了基础。从此“善为易者不占”成为学术主流,占而不言学理者成为流落民间的算命术。精英易学所开创的易学世界使《周易》不再只是一本占筮的书,也被作为哲理的书、政治的书、道德的书和科学的书进行研究。 “亚洲之易学”是借助孔子(前551—前479)的声望发展起来的,随着汉文化圈的扩展而向中国之四邻扩散,并随成吉思汗西征而传到阿拉伯世界。在朝鲜、越南和日本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朝鲜,公元前3世纪就开始了儒学的入传,自新罗朝(675—918)设国学(682)起《周易》就成为向学生传授的经典之一,经高丽朝(918—1392)而达到李朝(1392—1910)的鼎盛期,并产生李退溪(1501—1570)和金锡文(1658—1735)等著名易学家。越南接受儒学也始于公元前3世纪,经吴朝(939—965)、丁朝(968—980)、黎朝(980—1009)、李朝(1010—1225)、陈朝(1225—)和胡朝(1400—1407)的发展,在后黎朝(1428—1789)达到鼎盛,并产生黎贵惇(1726—1783)等著名易学家。日本接受儒学比朝鲜和越南约晚五六百年,以公元285年百济儒者王仁东渡日本为始。推古天皇时期(593—628)的盛德太子(574—622)派遣唐使(607)小野妹子为儒学入传日本开辟了道路,经过奈良(710—794)和平安(794—1192)朝时期的发展,在幕府时期(1192—1867)逐渐达到鼎盛,并产生宝鸠巢(1658—1734)和皆川淇园(1734—1807)等著名易学家。在阿拉伯世界有历史学家阿布杜拉?白达瓦鲁斯(Abdalla Beidavaeus, Abdallah Beidhawy,?—1286)等人传播易学知识。 “世界之易学”时代是由欧洲传教士开启的,以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Matteo Ricci,1552—1610)为代表,他们向西方世界介绍了包括《周易》在内的中国文化典籍。从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金尼格(Niclas Trigault,1577—1628)的拉丁文本《周易》(1626),到德国传教士卫礼贤(Richard Wilhelm,1873—1930)的德文本《周易》(1924),在近300年的时间里众多的西方汉学家为传播易学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为易学文化的世界化奠定了基础。国际易学联合会的成立为世界易学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世界易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易学之所以能从“中国之易学”发展到“世界之易学”,是因为易学含有的思维方式有超地域和超时代的因素。当代世界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如“比特”取代“原子”就是这一时代转折的标志性特征之一,而比特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最古老的原典《周易》的符号系统中已略有端倪。《周易》作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结合点吸引着海内外的众多学者,但是在这时代转折关头,易学也像其它任何人类文化遗产一样,既要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又面临着经受科学论证的考验,还必须赢得民众感情的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