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富斌 陈伟功:“七个面孔的思想家”-——怀特海的学术与人生
一部传记,一部人生,一部学术史。要了解一位大师的思想,读其学术传记堪称不二法门;掩卷遐思,一部传记反映的岂止是“传”而已,它几乎是一部断代史。
《怀特海传》英文原著于几十年前在美国出版,如今,它的中译本也终于问世了。怀特海的哲学思想不仅仅属于英语世界,而且也应当属于汉语世界。中国人对怀特海及其过程哲学思想早已不陌生,其思想的传入至少可以上溯到20世纪30年代;而怀特海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很关注,他的很多观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要想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怀特海,应当阅读《怀特海传》。为使读者在阅读《怀特海传》之前,对这部著作有所了解,这里对本书作者、怀特海本人以及这部传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我们为什么翻译这部传记,作一简要说明。
1
本书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维克多·洛(Victor Lowe)教授,是在美国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可的研究怀特海生平与著作的权威。他是怀特海在哈佛大学的学生,撰写并出版了著作《理解怀特海》,是《美国传记辞典》中“怀特海”辞条的作者。
为撰写本传记,维克多·洛对怀特海的生平和著作所做的研究工作长达二十多年。从1947年开始,他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任教,是该校哲学系荣誉教授。在他于1988年逝世之前,只出版了本传记第一卷。本传记第二卷是由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哲学系主任施内温德教授(J. B. Schneewind)编辑并出版的。
维克多·洛撰写的这部《怀特海传》,是迄今国外以英文出版的第一部篇幅最长、内容最为详尽、观点最有权威性的怀特海生平和著作传记。其英文原名为《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其人及其著作》(Alfred North Whitehead: The Man and His Work)。第一卷描述的为1861—1910年怀特海的生平和著作;第二卷描述的是1910—1947年的生平和著作。
根据维克多·洛在这部著作中的说明,怀特海是一位极为注重个人隐私权保护的人。在怀特海看来,公众对他的兴趣,唯一正当的主题是他已经出版的著作和文章。无论他在世之时,还是在他过世以后,他都被熟悉和了解他的人视为圣人,一位大善人,在其私人生活中没有任何流言蜚语或绯闻。而且在他逝世之后,遵照他的遗嘱,他的私人书信和全部手稿,都全部销毁。这给撰写他的传记造成了极大困难。他的这种想法使人油然想起钱钟书先生曾经所说的一句话: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尽管怀特海刻意抹掉人们对他个人的记忆,或者使自己不受人注意,从哲学发展史上看,用维克多·洛的话说,“哲学却发现一位自黑格尔以来最有力的体系型思想家”。因为怀特海哲学是以综合性哲学而闻名于世的,他试图完成康德哲学的遗愿:努力创立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理论体系,以便人类和非人类的所有经验都能予以合理的解释。
2
怀特海简介
本传记主人公怀特海,其姓名全称为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根据维克多·洛的介绍,怀特海在英国得到了专业训练并为人所知,原本是以数学家而闻名于学术界的。他以《泛代数论》一书而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从事多年数学教学工作之后,1924年,在他于63岁快接近退休年龄之时,被美国哈佛大学聘为科学哲学讲座教授。他曾是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老师、同事和合作者,并且是罗素哲学的严厉批评者或哲学对手,但他却是20世纪被人引用最多,同时又被人理解最少的哲学家之一。
▲ 伯特兰·罗素 (1907年)
3
这部传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本书第一卷的内容涵盖了怀特海从儿童时起,一直到他作为剑桥大学的大学生、三一学院理事和讲师的三十年事业的发展历程。
维克多·洛以大师级的学术笔触,清晰地分析了怀特海在这一时期的学术生活,并把这一分析置于英格兰在维多利亚时期与爱德华时期不同的大背景之下。对怀特海与年轻的伯特兰·罗素的联系与交往,他提供了完整的说明,并用两章篇幅来描述怀特海与罗素的合作,其最终结果是完成并出版了三卷本的数学哲学巨著《数学原理》,这对后来的分析哲学和符号逻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他还以新的观点来阐述伯特兰·罗素对怀特海一家的经济援助,以及他们两家的深情厚谊,这为我们描述了一位既全身心投入数学哲学和形而上学研究,又具有浓郁的家庭情怀的思想家。
《怀特海传》第一卷结束于怀特海于1910年决定从三一学院讲师职位上辞职,移居伦敦,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开始投入新的学术生涯。
▲ 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大约1912年)
本书第二卷则主要是对怀特海创立新的过程哲学或有机哲学思想的介绍和评价。1910年,怀特海突然中止了他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持续了三十年的学习、研究和教学生涯,在没有得到任何机构的正式邀请下,举家从剑桥移居伦敦,开始了新的学术探险。在一年左右工作岗位没有着落的情况下,撰写了一本学术著作。这种智力上和个人性格特征上的躁动不安,预示着这次移居最终导致怀特海——在六十三岁时——定居美国,并把他的研究工作的重心或聚焦点从数学转移到了哲学上来。
第二卷对怀特海从英国移居美国及其以后的思想发展历程的描述,特别着重分析了他的学术生活不断扩展的情况。虽然怀特海在伦敦时期撰写的哲学著作主要依据于自然科学,因而主要集中于科学哲学方面,如《空间、时间与相对论》(1915年)、《自然知识原理》(1919年)、《自然的概念》(1920年)、《相对论原理及其在物理科学中的应用》(1922年)、《第一次物理学的综合》(1923年)等,他在1924年移居美国哈佛大学以后不久,就开始撰写他最重要的一般性哲学著作。《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出版于1925年,《宗教的形成》一书于1926年问世,《符号论》一书于1927年出版,而标志其形而上学创新的代表作《过程与实在》则于1929年隆重出场。后来,他的其他重要著述又陆续出版。如,1933年怀特海出版了《观念的探险》,1934年又出版了《自然与生命》,1938年《思维方式》出版,1947年则出版了他晚年撰写的论文集《科学与哲学论文集》等。维克多·洛既对这些著作做了深入细致的学术分析,也以怀特海的朋友和同事的身份提出了极富价值的洞见。
4
为什么翻译这部传记?
维克多·洛撰写这部《怀特海传》,从着手写作到最后完成,他用了二十多年时间,而且在他去世前只出版了第一卷。我们和陈伟功共同翻译这部著作,从2013年春着手翻译,到2017年5月最终完成,用了四年多时间。
维克多·洛撰写这部传记的主要困难在于,要给怀特海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写传记,首先必须充分地占有相关的材料;其次必须真正理解他的思想和著作,弄懂他在理论上的创造性贡献。然而,第一方面的困难在于,根据怀特海的遗嘱,他的所有手稿和通信,在他逝世之后,都被销毁了。他的本意是,如果人们要了解他的思想和观点,最好是看他已经出版的著作和文章,不要在他的手稿和私人信件中浪费时间。而且,他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似乎达到了极点,不愿让人们把注意力放在他的隐私上,而愿让人们去关注他公开表述的思想。
第二方面的困难则在于,怀特海一生的学术活动涉及多个领域。从纯粹数学、应用数学到进化论、物理学再到数学物理学,从教育学、历史学、逻辑学、美学、宗教学、科学哲学到形而上学,几乎涉及人类科学思想和人文学科的方方面面。日本怀特海研究专家田中裕教授称怀特海为“七个面孔的思想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半个科学家、科学史家、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似乎并不为过。而任何传记作者要弄懂所有这些相关领域,哪怕只是粗浅的大致了解,也是需要假以时日的。
维克多·洛本来不是学哲学的。他是因为读到了怀特海的著作《科学与近代世界》而被吸引到哈佛大学,跟随怀特海学习哲学的。为理解怀特海的原创性哲学思想,他下功夫进行研究过程哲学,撰写并出版了英文版专著——《理解怀特海》(Understanding Whitehead)。而为了撰写这部《怀特海传》,他曾与怀特海多次进行交谈,并且拜访了怀特海的妻子和儿女,以及与怀特海有交集的很多专家学者和怀特海的学生和同事等,其中包括著名的哲学家罗素等人。
▲ 1898年怀特海家族三代人:阿尔弗雷德、亨利、阿尔弗雷德·诺思、伊芙琳、杰茜、T.诺思和萨拉·巴克马斯特
我们翻译这部著作的困难主要在于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由于只能在繁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做翻译,因而断断续续译了四年多。之所以把这件译事坚持下来,主要是因为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对怀特海哲学思想越来越重视,有兴趣了解怀特海哲学和研究怀特海哲学者越来越多。自怀特海哲学传入我国八十多年来,现在学界已经从以翻译、介绍怀特海哲学思想为主,逐渐进到了深入研究和理解怀特海过程哲学或有机哲学的阶段。而仅仅从翻译过来的怀特海的著作来看,难以对怀特海的思想发展历程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而这部《怀特海传》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撼。
同时,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有人对怀特海过程哲学或有机哲学存在一些误解或曲解。例如,有人简单地把怀特海哲学说成是“宗教唯心主义”哲学。即使在冯契和徐孝通主编的《外国哲学大辞典》(2008年出版)这样的西方哲学权威辞书中,对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性质,也评价为“整个体系则具有唯心主义性质”。而在译者对《怀特海传》的翻译和相关著作的研究中发现,把怀特海过程哲学或有机哲学简单地总体定性为“唯心主义”是不符合怀特海哲学的实际的。因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一恩格斯所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凡是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而创世说在哲学家那里,例如在黑格尔那里,往往比在基督教那里还要繁杂和荒唐得多),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除此以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是在别的意义上使用的。”而综观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或有机哲学,它不仅没有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而且非常明确地强调,“‘现实存在’——亦称‘现实发生’——是构成世界的最终的实在事物。在这些现实存在背后再也找不到任何更为实在的事物了。”在怀特海有机哲学看来,通常所谓物质和精神都是现实存在本身不可分割的两种性质。任何现实存在,既有其物质极,也有其精神极,是二者的统一体。这样,怀特海有机哲学不仅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明确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也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哲学家有可能陷入的二元论泥淖。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怀特海还明确地否定和批判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明确地批判柏拉图和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或绝对观念论,坚持“现实世界是一个过程,过程就是各种现实存在的生成”。这同恩格斯所讲的“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论断和思想,以及“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的论断,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维克多·洛在本传记中明确地把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概括和定性为“过程唯物主义”,这是颇有道理的。因此,学界有人不假思索地把怀特海过程哲学定性为“宗教唯心主义”,从学理上似乎完全没有根据。
此外,国内对怀特海过程哲学或有机哲学的翻译,译名也不甚统一。由于译者的知识背景、学术水平和个人偏好不同等原因,学界对怀特海哲学的一些独创性术语,在已经出版的各个版本中的翻译不尽相同。尤其是对怀特海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不同翻译,实际上已经影响到对其思想和观点的正确理解。如“摄入”(prehension)、“现实存在”(actual entity)、“现实发生”(actual occasion)、“集合体”(society)和“合生”(concrescence)等怀特海哲学的基本概念,有的译者把“摄入”译为“把握”或“包容”;有的译者把“现实发生”译为“现实事态”或“实际场合”;有的把“集合体”译为“群集”;有的把“合生”译为“联结”。所以,若能通过翻译《怀特海传》而对怀特海哲学的基本概念的译名相对统一有所助益,这对国内学术界深入理解和研究怀特海哲学无疑是极有意义的事。
在构思和撰写本序言过程中,我国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如下诗句油然出现在自己的脑海之中:“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因为白居易这一首《放言》(其三)诗讲了一个极为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对人、对事的认识,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如果怀特海在伦敦大学退休后即赋闲在家,颐养天年,那么,世界文明史上就有可能少了一位伟大的过程哲学家,他在头脑中酝酿了几十年的过程形而上学思考,也就有可能随着他的逝世而永远地消失了。这样,我们在今天就不可能再读到他从英国伦敦大学到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担任科学哲学讲座教授以后,创造性地通过系列演讲而完成的《科学与近代世界》、《宗教的形成》、《过程与实在》、《思维方式》和《科学与哲学论文集》等重要的哲学著作了。
幸运的是,一方面是诸多机缘巧合,另一方面也是怀特海实至名归,由于撰写了那些颇有原创性的科学哲学著作,他才会在英美学术圈内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广泛认可,因此,在他即将从伦敦大学教授岗位上光荣退休之时,年届63年的他才有可能得到邀请离英赴美。这种机缘不仅使他自己得到了宣讲积累于胸中多年的形而上学思考的机会,而且使哈佛大学哲学系迎来了一位具有原创性的哲学家,从而使哈佛哲学系出现了自己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特别有趣的是,当怀特海在演讲中所讲的全新过程哲学思想使当时在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都并不真正理解时,那些哲学家们认为虽然自己不懂,那些在座的科学家们一定会懂;而那些在座的科学家们自己也没有听懂时,他们则认为那些在座的哲学家们一定会懂。而当他们后来经过交流,知道他们都没有真正听懂时,却没有一个人认为怀特海是骗子,因为他们决不会认为一个写过《泛代数论》、《自然的概念》、《自然知识原理》和与罗素合著了三卷本《数学原理》的人,会在这里的讲座中骗人。尤其是他在哈佛大学通过演讲而整理出版的《科学与近代世界》,使他一下子在美国和其他英语世界的哲学界成为哲学明星,只要一提到《科学与近代世界》的作者,在美国各著名大学,都会令人肃然起敬。因此,尽管他在讲述《过程与实在》时,大多数听众如坠五里云雾之中,不知他在讲什么,但从内心里确认他一定是在追求真理。
最后,还应当特别提到的是,感谢哈佛大学邀请和支持怀特海进行哲学讲座的伯乐们。千里马虽好,仍要有伯乐来发现。如果没有哈佛大学确定的在全球范围内广纳贤人的举措,如果没有洛厄尔校长的赏识和支持,甚至如果没有泰勒家族暗中资助哈佛大学给怀特海提供的经费支持,怀特海也不可能在哈佛大学哲学系成为终身教授,聘期没有限制,任其讲授多少年都可以,只要他愿意,并且给了他当时哈佛大学的讲座教授中最高的薪酬。这在哈佛大学是空前的。
▲ 怀特海离开他在哈佛的最后一次演讲 (1939年)
众所周知,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西方物理学界上空出现的“两朵乌云”,即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黑体辐射实验,最终导致经典物理学发生了类似于哥白尼式的革命:从牛顿力学发展到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使人类从对宏观低速领域的物理现象的认识,扩展到对宇观和微观领域的高速运动物体的认识。
与此同时,在西方哲学界,相应地也发生了一场悄悄的哲学革命:从实体哲学逐渐地转向了过程-关系哲学。而这场哲学革命的代表人物之一即是英国著名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这印证了恩格斯的著名论断:“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怀特海通过概括总结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等科学成果,反思和批评了在西方主流物理学界甚至整个科学界占主导地位的“科学的唯物主义”,提出了他自己的“过程唯物主义”(维克多·洛语)主张。我们知道,马克思在早年也是一直在批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学说,认为这些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同怀特海有机哲学所坚持的“经过改造的主体性原理”及其对“对主体性的偏爱”,认为“凡是不能在主体经验中发现的要素,哲学体系都不承认”的主张,也是内在一致的。
翻译本书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秋天,我在加州克莱蒙研究生大学过程研究中心作交换研究员(exchange researcher)时,就在过程研究中心图书馆里大致浏览过这本传记。当时就已暗下决心,有朝一日,当自己有时间时,一定要把这一传记译为汉语,以帮助有志于了解怀特海过程哲学或有机哲学的人全面了解怀特海的思想历程。待真正下决心动手翻译,已经到2013年左右。此时,写邮件拜托王治河博士从美国代买一套此书的英文版,不料,王博士闻听此事后,慷慨应允,并免费送我一套此书,并托前来中国访问的一位美国学者把书带到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译事之难,惟有真正从事翻译者才有切身体会。尤其是翻译这样的学术含量极高的哲学家传记,更是难得多。而且怀特海这样的学术大家,文理兼通,数学、物理学、逻辑学、美学、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等,都有涉猎。因此,在翻译时会面临诸多困难。好在笔者曾译过他的代表作《过程与实在》,对他的思想也有十多年的研究,因此,对过程哲学的基本观点有所了解。但即使如此,译稿中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方家指正。本书的翻译若能对汉语学界全面了解怀特海有机哲学思想有所帮助,便达到了译者的目的。
【本文节选自《怀特海传》译序】
《怀特海传》
[美]维克多·洛 著
杨富斌 陈伟功 译
商务印书馆2018年10月出版
内容简介
维克多·洛是怀特海的学生,在本书中,作者深层次、全方位地给世人展示了怀特海这位极富独创性的哲学家的一生经历及其学术贡献。尤其是对怀特海作为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学家的思想历程,以及过程哲学的发展脉络,作者都做了匠心独到的清晰阐述。
作者简介
维克多·洛(Victor Lowe),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理解怀特海》等书,也是得到西方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怀特海生平著作的权威传记作家。
译者简介
杨富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加州克莱蒙研究生大学过程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和外籍特聘研究员。系怀特海《过程与实在》、爱丁顿《物理科学的哲学》等十多部译著的译者,著有《怀特海过程哲学研究》、《现代西哲学方法论》、《信息化认识系统导论》等学术专著。
陈伟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哲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博士、研究生导师。著有《直观抑或预设:马克斯·舍勒对康德伦理学的现象学批判及其意义》、《自我与他者:哲学方法论的效应及其界限》,译著有《法律推理方法》等。
(摩罗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