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科学界如何扼杀科学
王丰 安梦然
摘要:北京交通大学王元丰教授,是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也是北交大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他说:“202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女得主折射一个扎心真相: 科学界扼杀科学?”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类似俗话说:“好事多磨”。
关键词:科学界、科学延伸、诺贝尔奖、生活
【0、引言】
2023年12月5日上海“观察者”网,发表《文化纵横》杂志官方账号作者文章《今年诺奖女得主折射一个扎心真相》,联系该作者之前在“观察者”网发表的两篇文章,科学好事多磨,真让人唏嘘。
北京交通大学王元丰教授,是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也是北交大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2023年12月5日“观察者”网,《文化纵横》作者转发他的文章,他说的是:202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女得主卡塔琳?卡里科的经历让人唏嘘,折射一个扎心真相:科学界扼杀科学?”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类似俗话说的:“好事多磨”。
【1、科学好事多磨】
王元丰教授类似说的“好事多磨”,联系卡塔琳?卡里科获202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是她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使得针对新冠大流行病的有效mRNA疫苗得以开发,为人类战胜实际疫情做出卓越贡献。然而,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科研人员,她的职业生涯却一直非常不顺利,其研究不受同事、同行和学校的认可,年薪从来没有超过6万美元,一直没得到一个正式的教职,八年申请不到基金。
卡里科在学校的位置甚至被降级,后来不得不辞职,转向产业界去在疫情期间各国人民都非常熟悉的BioNTech公司。而且当时也被同事嘲笑:去了一家连网站都没有的小公司。
人类幸而有卡里科的坚持不懈,才在与新冠病毒的斗争中,更早地取得了胜利----新冠病毒来了,证明了卡里科研究的巨大价值,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和家庭。然而,试想下如果卡里科一直被打压无法成功呢?应对新冠病毒的局面又会怎样的糟糕?
卡里科的经历不值得整个社会、不值得科学界对重大创新的遏制这种顽疾进行反思?予以改变、予以铲除吗?
卡里科的情况不是个案,在科学史上和现代科研中,遏制重大原始创新被打压的事情屡见不鲜。真正能够得到关注的,都是坚持不懈的成功者;有多少重大的研究,被科学界这个有着发现真理、探索未知美称的共同体扼杀了----同样,电动汽车也是;造内燃机,修内燃机半辈子了,只会干这个----一个电机把他们都送跑滴滴,送外卖。
王元丰教授补充说:很多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会受到科学界权威的反对甚至打压,这里面还有两个非常著名的案例:一个是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钱德拉塞卡是印度裔的美籍科学家,1953年他到英国牛津大学求学,他所提出来的理论,与当时天体物理学的传统理论,有非常大的不同。而他的研究,恰恰受到了他的导师,非常著名的亚瑟?爱丁顿勋爵的打压。
另一个例子是科学界的巨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后来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他其中还用到了洛伦兹变换。这个变换是1902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得主亨德里克?洛伦兹提出的。然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却没有得到洛伦兹的支持,他一直反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观点。好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较快得到了验证。但是即令如此,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时,诺贝尔奖委员会也不敢对他在相对论方面的成果予以确认,是把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作为他的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讽刺。
【2、学术界已不容下纯粹的学者】
北京有作者在“知乎”网发文说:现在的学术主流,大都忙于思考如何蹭国家大政策,和大政策促成的社会大热点;多数学者,打一枪换一阵地,而不是撰写自己真正深度思索过的、意向系统性表达的观点。与之相连的是,而今在高校双一流和青年教师非升即走的考核下,需要发表的文章,已远超过期刊容量,博士生难以独自发表论文。
导师的提携、所在高校的名气、期刊编辑的人脉,都有可能比文章的质量更重要。大量的人开始读博士之后,才意识到这与自己预期的不同。对读博的选择产生悔意却又骑虎难下,毕业之后又因为这几年的投入,而严重局限了后续的人生规划,最终走向不受自己控制的人生----中国学术界,已不太容得下纯粹的学者
于是现在的学术主流,发表短平快的文章来应付非升即走的考核;思考着如何套上高大上理论来获取项目课题,或如何针对特定期刊量身定做论文。中国的文科学术界,究竟什么样的文章可以发?
我们大概早已听烂了关于“论文具有前沿性、理论性”的建议,问题是,究竟什么才是这些人心中所想的“前沿性、理论性”?
所谓的“中国问题”又是什么?大量的蹭热点文章,细究下来都是没有营养的快文,而你即使写出了一篇饱含大量学术信息要素的文章,由于题目“无关紧要”,也很容易被热点文章挤下来。
你所在学校的名声,可能比你文章质量更重要。如果你学校可以,专业核心期刊有一定概率----个人感觉不超过10%。之所以如此评估,是因为某985高校、某文科专业的博士毕业,要求是两篇CSSCI。
该学校风气特殊,博士生多数都只能依靠自己发表,结果临近毕业50个学生里只有10个人达到要求,里面真正完全靠自己发表的更寥寥可数。于是引出了发表论文,和引导学术圈风气的重中之重:人脉。换言之,这方面学界与政界商界一样,谁也没有比谁干净。
也因此,现在很多高校的博士生,其完成毕业要求的方式,是与导师合发,学术的热情与锐气也便消磨殆尽。
我知道好多人毕业之后,都放弃了学术,因为已经没什么留恋。
虽然凭着自己的人脉运作,确实也可以发出来文章,但这种发表对于曾向往过学术的人来说,并没有价值。在现有发表大环境下,这种竞争,比起激发文章自身的质量,更可能激发的是,人脉的运作频率和成本问题。发表文章的紧张度预计会大幅上升,需要耗费的心力(非学术研究意义上的)想必也会水涨船高。
然而,如果高校名气相对较低,但是导师愿意付出自己的资源,那与高校名气虽然高,但是导师不给你提供资源相比,则很可能反而更具有优势。这个说法,不仅适用于发表,也适用于未来的就业。
但是作为未来的就业而言,它不重要。因为你求职的时候,往往都还没答辩,高校不会看到你的毕业论文,以后也不会想看。
毕业论文如果质量较高,其存在意义,也是未来拆分出来的数个小论文。当然,毕业论文未来可以出书,但不如拆分成几篇核心论文能更帮助你获得职称。理论积累,是一个长时间的工作。
当你终于积累出一篇扎实的文章,却可能因为论题不够热点(其实理论性强的文章,本来就不太可能蹭得上与政策挂钩的热点)、你的人脉不足,而发表困难。但其实如果把多写一篇论文的时间,拿去多参加会议,混脸熟,可能会更有帮助。所以导师真的很重要。
然而一个导师,究竟会给你怎样的影响?只有你成为了他的学生后才能知道。人们说出生犹如投胎彩票,选导师又何尝不是如此。
【3、农村博士回归家乡返流潮】
北京师范大学安超教授曾在《青年探索》发文章说,他观察到:在“就业难”的压力下,离开“北上广”、回归家乡,曾成为一种现实选择。然而“逃离北上广”的青年中,有许多人一段时间后,又“逃回北上广”,重新回到大城市“漂泊”。
这种现象并非随性所致,而有其深层逻辑。它代表着新一代知识青年在现实世界中的挣扎,也代表其对各种不同传统理念的整合,而这种挣扎和整合,并非完全负面。责任感不敌负累感,虽然知道选择大城市更难完成传统社会中对家庭的责任,但许多知识青年依然选择回到大城市,想用知识性和专业性定义自身价值、完成自我建构。
尽管农民工也常往返于“北上广”,但他们仍处于社会流动的底层,其迁徙是平行流动,相对应的词语是“用工潮”和“返工潮”。
“逃回北上广”的代表群体,是受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新生代乡土知识青年,相对于父辈而言,他们已经是成功向上流动的一代。
年轻人逃回家乡却遭遇“小城市困境”----交流圈较小,规则制度不完善,人际关系更复杂,向上的空间更逼仄,生活方式相对单调,“小地方,要靠爹”,回到家乡反而“人生地不熟”,因此再次“逃回北上广”。穷孩子早已玩不起这场竞赛……过去尚可待在底层,现在却要使出全身解数,投入奔跑。假如停下来,即意味着再也找不到位置,哪怕是最底层的位置。“对于一个下层子弟来说,学校的生活意味着与其家庭、与其血肉相连的生活的断裂”。
农村大学生回乡时,已经无法适应原本出身的下层阶级生活,重返“北上广”是可以理解的选择。即认为文凭可以帮助他进一步向上流动,对文凭转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持有高期待,以为考上了硕士,户口迁了,自己便成了“北京人”。认为文凭的主要作用是交换现实利益,要在一定年纪之前换成“票子、房子、妻子、孩子”。要“光宗耀祖”就要“背井离乡”,外出“读书”,但读书下来,一般人在年龄上已经少则二十五六,多则三十出头,往往误了传宗接代的责任。
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是“光宗耀祖”,儿子能摆脱农民生活,有些当妈的就已经感到很知足,但是后来物价飞涨,房价居高不下,“钱越来越重要,无钱寸步难行”,当妈的不安全感越来越重,所以,她希望儿子的文凭要赶紧换成“钱、房子、媳妇”,家庭期待他用文凭换来实用价值;另一方面,精英教育已经把儿子培养成知识分子,同时具备智识上的专业能力和精神上的批判反思能力。
由此可见,“儿子”们已不能被笼统地归类为中下阶层知识分子,他们既不同于中上层出身的精英知识分子,也不同于未能实现向上流动的新农民工阶层,他们属于新型乡土知识青年。如果“安家立业”“娶妻生子”的目的达不到,衣锦还乡的“荣光”也就黯淡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当妈的反对儿子再次入京的原因----儿子读博士只会大大延缓“安土重迁”的节奏,目的达不到,“背井离乡”(途径)也就没有必要了。儿子们不仅用戏谑的话语,嘲讽和反对主流文化,也在这种宽慰中,实现着行为上的“不断逆袭”。
从奔向到离开再到重返“北上广”,儿子受他人观念的影响和干扰越来越少,重返“北上广”是他的主动选择,这并非一种“逃”,而是主动的文化适应,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其实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大众智慧----儿子经过了纠结、矛盾,在30岁选择重回学校,信念的支撑其实是对自我和未来的“乐观主义”。
他们经历了复杂的文化冲突,有过悲观消极的时刻,也有积极的文化适应行为,不能一概而论,故也就不能用“逃”一个字,来概括所有的“儿子”们作为新生代乡土知识青年。尽管观念上突破不了传统文化的桎梏,但已经在一定的限度上超越了功利主义,培育了向生命最高理想迈进的自由、审美意志。
【4、科学延伸为人民服务其乐无穷】
2023年12月4日《科技日报》记者张梦然,发表的《新理论将爱因斯坦引力与量子力学相统一》一文中报导: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物理学家,在《物理评论X》和《自然?通讯》上发表的两篇论文中,提出的一种惊人的理论统一了引力和量子力学,同时保留了爱因斯坦的经典时空概念。其实这种情况,科学延伸为人民服务有乐趣,我们看来多的是。
现代物理学建立在两大支柱之上:一个是量子理论,它控制着宇宙中最小的粒子;另一个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它通过时空弯曲来解释引力。但这两种理论看似相互矛盾,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难以达成和解。普遍的假设是,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必须被修改或“量子化”,以适应量子理论。伦敦大学的科学家,此次提出的“经典引力的后量子理论”挑战,是一种假设:表明时空可能是经典的,根本不受量子理论的支配。因此新理论不是修改时空,而是修改量子理论,并预测由时空本身介导的可预测性的内在崩溃。
这会导致时空发生随机剧烈的波动,其幅度比量子理论设想的要大,如果测量足够精确,物体的表观重量将变得不可预测。他们提出了一个实验,来测试该理论:非常精确地测量质量,观测它的重量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波动?研究证明,如果时空不具有量子性质,那么时空曲率必然存在随机波动;这种波动,具有可通过实验验证的特定特征----虽然实验概念很简单,但物体的称重需要极其精确。
研究阐明了两个可测量的量之间的明确关系----时空涨落的规模,以及原子或苹果等物体,可在两个不同位置的量子迭加中,保持多长时间----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试图解决黑洞信息问题。
根据标准量子理论,进入黑洞的物体信息不会被破坏,但这违反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认为,永远无法了解穿过黑洞事件视界的物体。而由于可预测性的根本崩溃,新理论允许信息被破坏。
20世纪初在德国的“量子论”和“相对论”诞生以来,英国却出了很多解读“量子论”和“相对论”的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如爱丁顿、霍金、彭罗斯等。原因是纯科学延伸为人民服务,科学实验不是比枪杆子的竞争。早在2012年,《环球科学》杂志7月号期,发表陈超教授的《量子引力研究简史》,是第一次公开介绍“三旋理论”与量子引力的结合。这是把庞加莱猜想正猜想,延伸到逆猜想和外猜想。由此,运用彭罗斯对里奇张量和韦尔张量的研究思想,以及顾险峰教授对庞加莱猜想、哈密尔顿里奇曲率流、佩雷尔曼里奇流熵的分析,和对微分几何三角剖分逼近理论的研究,可知从量子引力的数学角度,证明在微观和宏观应用牛顿引力公式,等价于韦尔张量,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力公式等价于里奇张量,而获得精准的统一认识。
R_uv-(1/2)g_uv R=-8πGT_uv (4-1)
以上式(4-1)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数学方程,引力论和量子论在数学方程中是统一的。如上式中左边第一项R_uv,是里奇张量,针对的是圆周运动:在两个物体中当一个物体有被绕着的物体作圆周运动时,该物体整体体积有同时协变向内产生加速类似的向心力的收缩或缩并、缩约作用。里奇张量和里奇曲率是一种全域性或非定域性的体积收缩的引力效应,而不同于韦尔张量和韦尔曲率是针对不管平移或曲线运动,体积效果仍与直线距离平移运动作用一样,只类似是一维的定域性的拉长或压扁的潮汐或量子涨落引力效应。
另外量子卡西米尔平板对间也有韦尔张量收缩效应,但这与量子回旋间,被绕离子核非定域性的里奇张量收缩效应的引力量子信息隐形传输机制,本质是不同的,又是统一的。《量子引力研究简史》一文第一条就说:1904年法国科学家庞加莱提出庞加莱猜想,奠定了当代前沿科学的数学基础。即正猜想的收缩或扩散,涉及点、线、平面和球面;逆猜想的收缩或扩散,涉及圈线、管子和环面;外猜想的空心圆球内外表面及翻转,涉及正、反膜面和点内、外时空。
这标志着传统科学的结束,革命科学的开始。所以看来爱因斯坦是清醒的,他的方程(4-1)本身是完整的,也是对的。
但他只理解宏观的里奇张量,还不了解微观也能作为量子引力精准公式来运用计算。这是时代的局限。
【5、结束语】
科学好事多磨,有人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想想长寿的美国科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居然好运到能忍受数十年的寂寞,专心科研,最终获得炸药奖(诺奖)----要知道,炸药奖只颁发给在世的科学家。
科学界不是扼杀科学,只不过要知道天才通常认识,比普通人都要深远和快捷,一般人不是能马上,能理解那么深刻的,所以需要时间等待大家都明白过来----当然不排除在学术界,仍然存在歧视、打压,包括对性别、对种族、对国籍等等,不一而足----当然,与此同时,也有平衡,也有调整……总而言之一句话,“搞科学”在现今,其实也就是一种工作----除了那些真正的天才之外,不会有出类拔萃的收入,更不会有出类拔萃的人气,遇到普通人、发生平常事的几率,比遇到非凡人、发生非凡事件的可能性大得多。
我们作为普通人,对他们心态平和一点比较好。忘了是哪那位物理学家说的,大致是:很多科学的概念早就在那里,但是不被主流认可,只有这些学者死后,那些概念才会逐渐地被接收。
这也就说明为何炸药奖,会给那些能熬过对手的人的原因吧。一帮老学阀,研究半辈子,就指望这点论文吃饭领退休金,办会,进协会,当主委副主委。你一个突破性的研究,把他们扫地进垃圾箱了。
参考文献
[1]文化纵横,今年诺奖女得主折射一个扎心真相: 科学界扼杀科学?观察者网,2023年12月5日;
[2]文化纵横,“中国学术界已不太容得下纯粹的学者”:一篇局内人的警告,观察者网,2023年12月3日;
[3]文化纵横,我为什么逃回北京?一位农村博士的强烈冲击,观察者网,2023年11月30日;
[4]张梦然,新理论将爱因斯坦引力与量子力学相统一,科技日报,2023年12月4日;
[5]王德奎,三旋理论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5月;
[6]孔少峰、王德奎,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9月;
[5]王德奎、林艺彬、孙双喜,中医药多体自然叩问,独家出版社,2020年1月;
[7]王德奎,解读《时间简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
[8]王德奎,自旋曲线过所有基本粒子质量点证明----复杂曲线拆分成易理解计算的基本曲线方法,金琅学术出版社,2023年4月;Academ Arena,October25, 2023;
[9]王德奎,环境能物联网与抗核武器系统,金琅学术出版社,2023年6月;Academ Arena,September 25, 2023;
[10]王德奎,中国与世界秘史,金琅学术出版社,2019年11月;
[11]王德奎,中国层子模型六十年分析回顾,金琅学术出版社,2022年11月;Academ Arena,April 25,2023;
[12]王德奎,聊天手机本质上是人工智能拓扑序----中文智能聊天手机模型数学初探宣言;金琅学术出版社,2023年9月;Academ Arena,September 25, 2023。
(摩罗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