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是对特权自我可有无上权威幻想给予补偿的企图。自恋人格对虚幻感情有一种夸大的自鸣得意。其所依靠的就是连续不断地输入崇拜与偏爱的信念来勉强维持一种不确定的自我价值的感受。
—— 克里斯托福?勒施
对自恋的社会文化潜意识之探索,会发现很多超出人格心理学的内涵。自恋中的社会文化潜意识通过个人的错觉-幻觉表现出来。先从自恋错觉-幻觉的社会表现形态来观察概括。
1,常见的自恋错觉-幻觉现象
假如我們將自恋人格者分作两大类来看,你会看到普罗大众中过度自恋者都集中于自我青春美貌、物质主义优势和情感专制上;而另一类过度自恋人格者则是社会的精英族群,他们陶醉于自我的财富、权力、知识傲慢和高智商上。
任何一种自恋其实都幼稚而缺乏自知之明,过度痴迷于某种自以為是的优势,因为单向度走火入魔而聪明反被聪明误。
当代生于优裕环境的“娃娃型美女”无休无止的泛滥自拍和日日展览其琐碎生活视像图片之“幻恋”为尤,她们非常迷恋自己的大白长腿,过度饱满的部位和无辜的大眼睛,血腥的嘴唇,她们陶醉于痴迷的状态中,一直没有清醒过来,与纳索西斯盯着水中倒影的状态非常近似,于幻觉中而忘记一切现实真相。她们忘记了生活的根本目的,忘记了更重要的追求,一天一天地在这种幻觉中假性幸福地忘我生存着。
社会精英的优势自恋亦具有同样性质,他们处于自我某一优势的过度扩张幻觉中,于是产生全知错觉,跨界鲁莽或仅凭单面认知而误觉自己具有上帝式全能的自信;尤其將藉助某种介体、共同体和平台建构的成就,错觉为是完全凭藉自己智慧和能力的功业,將巨大的助推作用忽略得一干二净。狂妄就是在错觉-幻觉中生长出来的。当他们沉醉不知归路地张扬任性时,便淋漓尽致地露出固有的庸俗而浅薄的本性。
无论哪一种过度自恋人格,都会表现出极端性。即如中国母亲都有强烈的“母爱自恋症”,她们对自己孩子的过度关怀和控制到了无微不至、无所不在、无时无刻、无穷无尽和无比强烈的程度,即使子女已經成人、独立成家,她们依然是那个挥之不去的控制灵魂。这种爱(痴恋)基于一种顽强的集体无意识,你是属于我的,我对你永远具有爱护控制专利,你想什么都不会超出我的感知等等。其实过度爱护子女就是爱自己的意志想象扩张,她的潜意识有一个“子女母亲一体”的幻像。
鉴于中国文化的伦理本质模因,可以理解中国文化制度的上层建筑均带着“母爱自恋症”的原型。中国人將重要的抽象物都喻为“母亲”,家国同构,人们对母亲的缠绵“她恋”就是对自己的自恋延伸,而“母亲”对所拥有的一切之占有欲和控制欲皆出于这种根本的“母爱自恋症”。
在某些人的过度自恋里,沉浸在一种幻想行为中就是最大的扩张满足。在维基百科有一个专栏,一个叫做折毛的中国网友杜撰了洋洋洒洒的假想俄罗斯历史,他的成就感和快乐就是不断编造虚假的俄罗斯历史,他自恋于幻想的创作中。其实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也是在写作幻觉中获得充分的满足感。
自恋者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并非千篇一律,但重要的是他们会根据适应性的环境而发生选择性反应。作为没有特殊地位的较强自恋人格者,在必须参与合作性的社会情境中工作,可能会选择性地反应出较合作的行为模式,但其合作模式可能会与其自身顽强的自恋人格发生冲突,也可能他经常管理不好自己的特权傾向和控制性意志,故他需要不断作出失调调整,如果该自恋者尚不至于自大霸道和习惯操控他人。他所处的实际地位情境將会决定其自恋人格的膨胀程度。
很多人將童年原生家庭的记忆作为原型自恋而投射到后来生活方式中,或者是以父母的模式作为一种典范,重复地投射到伴侣或子女身上,无论是教育方式还是情感表达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或者是负面的经验变成一种阴影期待,即似乎时刻期待着伴侣或孩子会出現那些黑暗性格、丑陋行径,以猜疑的心态放大或歪曲身边人的品行,以“偏见和黑色期待”错觉-幻觉着亲人的表现,于是最后“自证预设”,潜意识按照预设的剧本去演出。第一印象和初始经验的固化定格,转变成原型剧本,投射到对象身上,然后加以确认解读。这就是原型自恋的常见方式。
2,自大狂症的错觉-幻觉
人的本性式自恋使人总是生活在错觉-幻觉状态中,被潜意识主导而不自知。人旣被潜意识的经验法则和幻觉主导,其每一个错觉又是一种自以為是的幻觉,再被一种“我有一个清醒聪明的理性自我”之幻觉主导,所以人总是在自欺欺人的状态下浑浑噩噩且极具虚荣心和意气之争的好胜心。
自大和狂热最容易产生自恋幻觉,自恋与自大是互为互动的因子,它们必以成就错觉和神能幻觉为支撑和助推。
在“自恋时代”之前最典型、最大规模的自恋狂族群是浪漫主义者,阿伦特即持这样的观点。
勃兰兑斯深刻地剖析了浪漫主义心理学,他说:
浪漫主义者不能按照科学形式来理解,梦幻、错觉、疯狂,所有分裂并拆散自我的力量,都是他们最亲密的知己。
凡是在浪漫主义者的作品中可以找到的一切虚妄内容,没有一样不是他们的热昏症的幻觉曾经在现实生活中蒙蔽过他们、使他们信以为真的。
“做梦的人继续睡下去,那么新出现的无尽无休的魔形便会重新产生幻觉,把我們禁锢在着魔的世界里,使我们失去现实的尺度,最后把我们完全送入了神秘莫测的境地。”(蒂克)
勃兰兑斯这样叙述一个浪漫主义者所看到的夜景之幻觉:
“夜色初见,我們开始下山,他的想象力突然活跃起来。天全黑了,黑暗强烈地刺激着他的神经。他觉得,天越黑,就会出现越多的自然精灵。当我们远远望见山坡上房屋的窗玻璃吐出了最初的光点时(由于黑暗,我們辨不清那些屋的轮廓),他却认为那些窗玻璃仿佛就在岩壁里面,仿佛岩石抬起了头,我们一走近就可以望进去似的。他觉得那些窗玻璃就是山精用来俯视我们的大眼睛;他觉得,仿佛那些树木丛生的大山坡正在凝望着我們。他陷于一种凄切而诡谲的、真正浪漫主义的情绪中。”
浪漫主义者極端轻信,轻信错觉、神秘和奇迹。他们放任自己“见到”幻觉中的意象和意境,强烈渴望着满足情感直觉希望看到的东西,而绝对排斥对“见到的”进行严格的事实真相追究。情调、眷恋、渴望、幻觉和狂热构成了他们的灵魂。
膨胀的错觉和幻觉支撑着他们的自恋。
幻觉就是把实际上不真实的东西“变成”真实的东西給自己看的假象。这个“变成”是一个奇妙的心理过程。错觉是將感知上的错误默认为真,错误的感知需要内心经验法则与认同的信念、拥有的知识和习惯使用的逻辑共同生成一种幻觉,幻觉少不了虚构想象和强烈情感。首先在幻觉中,这个特定主体的经验、信念、知识和逻辑都是歪曲的、片面的、浅薄的却自以為是的。其次,专注的自恋情感和强大的膨胀意志促使他自以為是的信念绝对相信自己的万能。只有令本人心满意足的幻觉下的内心积淀,才能恰到好处地生成令自我心满意足的错觉。
因此,错觉和幻觉是互为互动、共谋共鸣的。
3,局限性优越感之错觉-幻觉
无论个人或一个族群,都不可避免地产生自恋膨胀心态和盲目自大错觉。一个整天对着镜子自我欣赏的美女,她的眼中只有熟悉的自己,她的视野和想象力容不下另外的美人,她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美的女子。
一个博士生认真钻研了几十本被指定的经典著作,顿有读书破万卷的过度自信,神思湍飞,感想滔滔,洋洋洒洒写出了一个研究设想,就敢说他开创了一个新的宏大研究領域,产生了前无古人的思想。
一个处于上升阶段的赢家,无论是实业节节扩盘、股票几何级数暴涨、江山入手天下归心,或者是著作等身、崇拜者遍天下和荣誉锦上添花,都无一例外地促使当事人滋生膨胀的自恋错觉-幻觉。
处于美感陶醉和辉煌成就状态者都需要闭环错觉和自慰幻觉来支撑自大信念,又被盲目错觉促使他蔑视对手,没有蔑视和妒忌就不能形成挥斥方遒的气概,人依靠气概之争的意志作为动力。
有一种错觉、幻觉是將自我认为髙尚的东西神圣化。凡进入神圣化境界的,都是幻觉的虚构。把自恋的神圣化与将对立的妖魔化是成对出現的,这是黑白二分法思维,在错觉和幻觉中,將对方妖魔化了,就有了消灭对方的强大理由,从幻觉推导的结论是:將妖魔消灭之后,世界所有問題就都解决了;把自恋的神捧上圣坛,天下从此就会进入天堂。
所以自恋并不仅仅只是个人的自恋,还是政治和文化的自恋,文化自恋和政治正确自恋中包含着唯我中心与极权主义人格的阴影。其结果就是唯我权力控制欲和唯理主义神圣目标。
优越感也可能是一种自恋的幻觉,自以為是的出类拔萃,其实是“未知的无知”之自我欣赏,尤其在文化方面。因为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所以容易产生天下第一的优越感虚荣心。
自恋者在客观测试中并没有表现出比一般人更优秀、更漂亮,但他们自己相信自己更优秀、更美丽。問題在于过度关注和欣賞自我,却忽略他人,所以对别人惊人的无知,对自己惊人的夸大错觉和幻觉。問題更在于自恋是一种情感性的自我束缚的中心主义,注定它天然无法自拔,无法获得真相的认知。
人们普遍表现出对自我局限性的忽略,几乎每一个人表达一个想法、发表一个评论或者得出一个结论时,都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仅仅依据一个侧面的观察、狭窄的所知、片面的经验、非常无知的知识和极浅薄的思想而匆匆作出了判断。TA为什么这么自信呢?除了用陷于自恋的错觉-幻觉中的痴迷状态来解釋,找不到更好的说明。
將不确定性的认定为确定性的,將局限性的理解为周延性的,这就是人们普遍的自恋认知。
4,“敌意想象”之错觉-幻觉
如果一个过度自恋者在人际关系方面陷入困境,且不愿也拙于经营互惠利他的合作模式,那么他的“自尊机制”將无法准确评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那么可以推测,他要么降低自己的自尊程度,要么在幻觉心境中产生一种有毒的歪曲的自尊情绪:我是优异的,人们对我充满了嫉妒和敌意。这就是自恋人格的“敌意想象”病毒。
防御机制形成人格,支撑着一个巨大的幻觉;一旦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理解了人完全的被驱性,人被驱离自己,驱离其自知与自省。他被驱向那样一些事物,它们支撑其人格谎言和无意识平静,然而,绝妙的是,正是这些事物,同时又使他感到焦虑,这意味着他既被驱向、也被拖向那些事物。藉助这种绝妙的方式,人回避那些事物,利用它们试验自己,相当于蔑视它们,因而也意味着掌控它们。(《死亡否认》,P53)
人虽处于现实卑劣的形势,却不妨碍他活在自我欣赏的状态,即使他感到了自己的丑陋自卑,但人不会爲此而消灭自己,大概率也无法改变自己,于是他会在潜意识里通过错觉和幻觉来文饰自己的卑劣,在错觉和幻觉中产生补偿性的优越感,并通过敌意想象并投射而贬低攻击他所妒忌的对象或他认为的障碍者,曲折地获得自我满足的心理补偿。这是深度心理学分析发现自恋人格的转换与扩张方式。
对于自恋人格执着者而言,开放心态和其对自我处境的清醒认知之理性评估有决定性的意义。如果他倾向于过高自我评估,就会陷入自大幻觉和优越感错觉,出于自尊机制而收缩自己的开放心态,必然产生可笑的对他者的“敌意想象”。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阎学通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概括过現在的大学生对世界认识的特点:
①优越感强,居高临下看世界(各国皆落后,好像富人看待穷人一样);
②自信心强,愿望思维看未来(统一指日可待,問題简单化);
③中外两分,视普世观念为中国传统(只有中国爱和平、道德、公平,其他国家则否);
④西方邪恶、对中国有天然的仇恨(双标,霸权,歧视);
⑤以網络观点为常识和标准(经济决定论,阴谋论,债权武器,封锁促进科技创新)。(转引自钛媒体)
从自恋心理学看来,他们都生活在优越感的宏大虚荣幻觉中,具有居高临下的权力欲望和欺凌心态,但权力对于他们而言仅仅是一种膨胀的幻觉。
他们排斥他者权利,是基于不平等的自恋性;蔑视别人的优势,是因为无知和不具备另一种价值观;对自己的所有怀着狂热的陶醉和崇拜情感,因为总是盯着自己的镜子,没有从世界看自己的经验;其霸凌的言语暴力,纯粹为了满足一种权力快感的幻觉;他们以习得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判断,是没有系统的知识实证和思想的反思,其宏大议论都是抽象幻觉的产物。
因为无知,其认知全是严重浅薄的错觉。其错觉-幻觉立足于一个依赖性体系,心理学称之为“严重依赖性与唯我中心主义结合的自恋狂”,即依赖一种抽象的权力体系以获得唯我独尊的幻想。
網络上国际关系“评论大V”的做派如出一辙。今日国际发生一件大事,他们当天就会抛出洋洋洒洒的一通宏论,全是宏观叙事、宏大布局和宏伟预言,置复杂多元的国际关系博弈于虚有,將自己代入领袖角色,在不容置疑的推论中,对不确定性的形势做出斩截的结论,用写作想象代替现实决策。缘于膨胀的优越感,出于高峰体验状态的虚荣心,和一种意气昂扬的气概之争。假如发生了现实的危機冲突和严重的局势,他们將被彻底销声匿迹。活在幻想里的“虚无的光荣”是一幅典型的自恋狂形象。
自恋是没有分辨力的,“优势自恋”和“缺陷自恋”总是交织在一起,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缺陷是什么,其实对于缺陷的定义完全视乎立场、角度和价值观而定,当某种缺陷消失的时候,它孖生的优势也同时没有了。我們也不会承认别人对我們問題的批评,却往往会以高度的“受虐敏感症”对别人的议论或者玩笑报以过度的愤怒,受虐敏感症与自恋心理水乳交融。当我们开启了敏感的和扩张的自我意识后,就会存在于错觉和幻觉之中。
5,道德自恋的错觉-幻觉
道德自恋是一种精神洁癖强迫症。
人们为了守护自己的心性而以顽固的错觉-幻觉与世界隔绝,这是常见的情形,其潜意识会以道德自恋的意志来守护这种错觉-幻觉。有些人不肯改变,希望一切保持原状,周而复始地寻找一模一样的东西,希望重新发现相似的人,丝毫的变化对于他来说都是一种干扰,令他坐立不安和害怕。对于新奇的经验回避不了时就会采取曲解的方式,想办法把它扭曲成熟稔的经验,有意无意之间,这个人会变得不诚实,略过细节,假装自己误解了,要不就予以拒绝。它生活在一种“我总是遵守正义的規則和原则”的错觉-幻觉中。这是一种保守自恋的强迫症,恋的是自己认为安全和美好的信念。
洁癖是一种与世界隔离的自恋,其自恋性在于:认为自己的洁净神圣不可侵犯,在TA的错觉-幻觉中,外在的世界和他人都是肮脏的,因此TA拒绝与异己者接触,并排斥非我的人和物。在“排斥不合己意”这一态度上,它本身就是道德性的自恋,它潜在地认定合乎我意的才是符合道德的,否则是非道德的、不自律的和没有严格生活目标的。
究其实,洁净/肮脏的感觉都是心理想象,而进入痴迷执着的感受则是错觉-幻觉的放大,它是精神和生理互动的结果。洁净自恋存在着道德上的自我崇拜感,由于内在精神容不得瑕疵的束缚心魔而产生生理上的自闭和对外界的排斥性感觉。
有一位强迫人格的女病患,她必须不断清洗自己,下意识要洗刷掉她“不洁的”性冲动。她的生理本能自然不断产生性冲动,情不自禁地忍不住自慰,但她的道德观由此产生罪恶感,所以她必须反复频繁地清洗自己的生殖器官,在幻觉中她感到可以將不洁的某种东西洗去,然而伴随着清洗动作而来的是禁忌的快感,从而达到高潮,她在清洗中旣获得道德心理的救赎满足感,又同时获得生理的快感。她矫情,又压抑,对于这种旣压抑又放纵的逆反矛盾,她下意识堕入一种狡猾的错觉-幻觉解脱中。这是对自我道德理想化的自恋。
洁癖自恋强迫症心态,融合着生理和精神心理的神经质肮脏错觉-幻觉,这方面的想象力异常发达。“它”拼命经营着一个无尘的空间,在幻觉中“看到”细菌布满TA的周围。TA自恋于自己清洁的理想世界,在错觉-幻觉中旣格外防备,又活得格外精致纯洁。其潜意识中的道德和美好的假想封存区就是自我价值的补偿。TA明白人很容易受到魔鬼的诱惑,必须运用压抑的方式抗拒所有的侵略。
道德自恋是一个普遍的人性。人们认为自己做的总是正确的,出发点总是正当的,“我这是为了你好”“我是在拯救社会”“我在传播真相”等等。人们不会评价自己,但潜意识里一定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和有道德的人。一个族群或国家,也会认为自己所做的都是正义的。当这种不证自明的道德自恋之幻觉越强大,而又意志坚定、并且绝无宽容地排斥一切、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实现其伟大理想时,TA就进入了世界上最坏的人之列。TA没有自我认知的能力,TA的固执和不择手段是道德自恋的極端扩张。
结语
克里斯托福?勒施说:“自恋是对特权自我可有无上权威幻想给予补偿的企图。自恋人格对虚幻感情有一种夸大的自鸣得意。其所依靠的就是连续不断地输入崇拜与偏爱的信念来勉强维持一种不确定的自我价值的感受。”
从社会心理学研究自恋更有助于明白人心性之症结,它侧重于情感上的唯我和优越感、自尊、权力、傲慢等虚荣的痴迷。过度自恋导致唯我中心出現,唯我是自私和个人主义的最高版本,除了自己,其他的都在漠视和排斥之列,自恋会导致唯我与极权主义人格融合一体。维系唯我中心的则是膨胀的错觉-幻觉。
参考书籍: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 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5
【美】罗伯特?赖特:《洞见》,宋伟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12
【德】弗里兹?李曼:《直面内心的恐惧》,杨梦茹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18-10
【丹】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二分册,刘半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8
(摩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