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6日15:00,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慕”后席明纳系列讲座第十三场在2102会议室及腾讯会议如期举行。
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古睿学者张祥龙先生以“现象学的边缘性”为题进行讲座。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贡华南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陈勇副教授、蔡文菁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张永超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卢盈华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朱承教授、苟东锋副教授、蔡蓁副教授等参与了此次讲座活动。
本次讲座以“现象学的边缘性”为题,张老师首先指出,当下很多评论过于关注了现象学中“对象性”的面向,例如中期胡塞尔所谓“静态现象学”的内容。但就他个人而言,相对于现象学中涉及到的“对象性”,他更重视使“对象性”得以可能的前提,也即所谓“边缘性”。这种“边缘性”肇始于胡塞尔对“意向性”的理解,无论在意向行为还是意向相关项的层次上,他的研究都表现出这一特点。其后的三位现象学家舍勒、海德格尔与梅洛-庞蒂都在自己的学说中以各自的独到方式体现出这一“边缘性”。
讲座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思想入手,试图发掘其中“边缘性”的要素,同时回应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即“现象学的基本思想方式是什么样的”。
第一部分:胡塞尔
当代现象学以“意向性”学说为最明显的特征,胡塞尔赋予其一种非常深刻的含义,使其得以包含一个“虚构”(“构成”)的动态化维度。在第一部分中,张老师分别从意向性的“实项的”(reell)与“意向的”(即“非实项的-意向的”)两个层次,对胡塞尔“意向性”学说中的“边缘性”维度进行分析。
就“意向的”这一层次而言,“意向相关项”及其被意识方式本身就不止是对象性的,还涉及非对象的视域背景性。一个“意象对象”除了其明显部分外,还有这对象“周边”和“后边”的意向边缘域(Horizont),没有它们,这意向对象就不可能出现于意识之中,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处在边缘域中的“意象对象”不是一个“实心”的客体,而是一个超出实显面的可能化的某物。也正是这种必须凭借“边缘域”和“背景”出现的“意象对象”,使得胡塞尔将一种“虚构”合理地纳入自己的理论中。
就“实项的”这一层次而言,意向行为也带有“边缘性”,即总是带有一个非对象化的“自身意识”(Selbstbewu?tsein),由此方可以非反思的边缘方式意识到自身。区别于“反思”,这种“自身意识”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伴随着每个意向行为的内部因素,意识通过这个因素而非对象地意识到自身。由此,包括“意向行为”和“意向相关项”在内的整个“意向性”都浸泡在非对象的边缘域之中。因此,意向行为不可能只发自当下主体意愿,而必“拖泥带水”或“前拉后抻”,超出当下的意识视野,带有“横”与“纵”的前导铺垫和滞留收藏,形成横向的和纵向的构造晕圈。以这种方式,现象学以非形而上学的方式超出了经验主义的感知观,为我们对认识的理解增添了“内时间意识的原构造”维度。上述理解也意味着作为现象学核心的意向性之源头不在其对象性,而在其时间化与发生化的边缘溢出性。
第二部分:舍勒
胡塞尔本人的现象学学说具有不彻底性,一方面他强调根本的边缘发生性,另一方面却也注重意向性的对象化、层次化分析和主体性论证。而舍勒则是第一个突破胡塞尔现象学中“以客体化行为为最基本的意向行为”的学说,即“对象性残留”的现象学家。第二部分以对舍勒学说的介绍为中心,张老师指出,在舍勒那里,无所谓客体基础和上层价值之分,二者同时出现,甚至价值先行于客体,在这个意义上他超越了胡塞尔的“客体优先论”。意向性就是“向意性”,而在舍勒看来,“向意性”归根到底就是“向义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价值的直观明见性丝毫不亚于感知客体的直观明见性。在舍勒看来,构造价值的意向行为是不可对象化的,而这些行为的统一源头并与之相互构造的人格也绝对不能被对象化。
第三部分:海德格尔
舍勒的“非对象化”思想某种意义影响到了海德格尔的“缘在”(Dasein)观和时间观,同时胡塞尔的意向性,尤其是以非对象化的时间流或权能性为前提的“范畴直观”也启发了他对于前对象化的存在意义构造的重视。所以他对“存在本身的含义”的探讨,都以边缘域的、现象学时间的或人类生存牵挂的晕结构为“事情本身”、“现象本身”而进行,明确地将意向性的对象化向度看作是对存在原义的偏离或蜕化。因此,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张老师强调要理解海德格尔所谓“存在本身”,就必须将胡塞尔讲的晕流结构展开到整个人生与世界中去,进而投入一种前对象化但又使得所有对象化可能的晕流发生境域,也即所谓“时机化”中。从而对于海德格尔来说,“非对象性”是在先的,而后才有“对象性”,这种“对象性”实际上是一种“非对象性”的退化。而这“非对象性”又不是一团糊涂,相反在海德格尔的著作中分别从“人的存在方式”、“哲学史的谱系”与“诗-思”交织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描述和刻画,可以说在他那里,现象学的这种“边缘性”被发挥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第四部分:梅洛-庞蒂
在讲座的第四部分,张老师简要介绍了梅洛-庞蒂现象学中的“边缘性”。这种“边缘性”首先表现为他将“身体”这一在传统现象学中根本看不到的维度置入现象学的主视野中,身体和意识不分,身体的原本的存在方式是“场”化的,而这恰好是一种非对象的存在方式。由于人的知觉、情感、思想乃至自我意识首先是在身心场中而非分层的感官、知性和灵魂中构成,所以人与世界首先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人的身体场与世界场的原初交织的模棱两可的关系。
最后,主持人贡华南教授简要总结该讲座,指出张祥龙老师按“点-线-面-场域”逐层递进,其中“场域”(“边缘域”)表现出了与中国传统思想中“体”这一词表现出一种相似性,它们共同指向了一种广大精微,幽冥一体的境界。凭借对于认识过程中“边缘性”维度的发掘,张教授从对思维的理解出发将我们带向对于世界的理解,从而向我们表明世界本身也是广大精微,幽冥一体。与谈嘉宾陈勇老师、苟东锋老师、朱承老师和卢盈华老师则分别就胡塞尔“意向性”概念中的两重“边缘性”是否包含相互构成的关系;如何对非对象化的“边缘域”进行分析和言说;现象学资源与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名家汇通的可能性;用“边缘”来梳理现象学的谱系是否可能;与“焦点”相对的“边缘”是否意味着对象性认知与非对象性认知并行运作;是否可以借“发散性认知”描述这种非对象的认知方式等问题与张教授进行了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案丨蔡添阳
图片丨万思哲
(罗摩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