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近来一直占据了媒体上的热搜,何曾料到,这个本来低调退缩的个人行为,竟然成为了最高调热门的社会事件。
到底是懒洋洋地躺平,还是精神抖擞地拼搏,完全属于个体的主动选择,只要没有触犯他人的利益,任何人都无权对此说三道四。我一直纳闷,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痛心疾首,有那么多人口诛笔伐,人家愿意躺平怎么就碍着你啦?
三国时期的嵇康早就躺平了,他在《与山巨源绝交书》坦言“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攻其过”。
东晋末的陶渊明也躺平了,四十岁那年就把彭泽县的大印一扔,示威似地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难道还要对嵇康和陶渊明鞭尸?
退一万步讲,即使躺平让某些人不快,甚至让某些人觉得末日来临,痛骂躺平者也不能解决问题。
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躺平,那只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如果社会上许多人乐意躺平,那就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今天,不只是穷人在躺平,不只是打工人在躺平,有些富人也选择躺平,有些老板也在躺平,你信不?你到南方经济发达的地方去调查一下,有的企业家不追加投资,有的企业家关门大吉,有的企业家还一跑了之,其实他们中很多人早就躺平了。没有听见谁去追问他们:为什么不扩大投资?为什么要转移东南亚?
声讨躺平,就像声讨病患,指责“你为什么要躺平?”,恰如指责“你为什么要患病?”,既无知,又无理,更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