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钟声依旧,护城河流水潺潺。作为六朝古都,北京城孕育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很多文人墨客曾在这里品读经典,一代代有志青年在这里奋发学习。今天,我们带你走进校园里的古建筑——藏书楼,一起翻开尘封的历史,看看那些与书有关的故事。
东城区方家胡同小学的前身是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私立初等小学堂,1949年建国后,改名为北京市立第三区方家胡同小学。
1918年至1920年间,舒庆春(老舍)先生曾任学校校长,他采用新教材开设新课程,重视体育教育,实施新的学生管理,其中国语教学在全市影响很大。学校的另一位校长白涤洲,是早期国内汉语拼音方案创始人之一,在学校创始汉语拼音,开设朗诵课,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两位校长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为方家胡同小学的教育发展奠定了浓厚的底蕴。
20世纪90年代,方家胡同小学在改建校园环境过程中,意外地在校园北侧挖出了京师图书馆的石碑匾额(现被首都博物馆收藏)。经过多方查证,证明学校曾是京师图书馆旧址。京师图书馆为1906年清政府重臣张之洞着手建立,该馆于1909年落成,1917年1月第二次开馆,地址迁到北城安定门内方家胡同的国子监南学,即方家胡同小学的前身。当时,作为教育部主管图书馆的官员,鲁迅曾参加了开馆仪式。
1918年,老舍到方家胡同小学担任校长,工作之余经常到图书馆看书,与鲁迅先生成为了邻居与好朋友。据史料记载,当时鲁迅先生的居室就位于学校校园内,两人经常促膝谈心,秉烛夜读,结下了深厚友谊,鲁迅先生许多进步开明的思想,尤其是教育思想深深影响了年轻的老舍先生。
两年的校长生涯,为老舍先生的文学创作思想和内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经典名篇之外,老舍还先后为孩子们创作了长篇童话《小坡的生日》、中篇童话《小木头人》、儿童歌剧《青蛙骑手》和儿童话剧《宝船》等作品。同时,老舍先生优秀的人品和文品也为方家胡同小学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更赋予了学校一代代师生勤勉读书、勇于创新的“老舍精神”。
如今,学校围绕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发掘和整理校史校志,修建校史馆,利用校史校志的育人功能,将老舍和白涤洲等一任任校长的办学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古老的学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始建于1906年。早年为畿辅学堂,后改为私立燕冀中学,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才被命名为北京市第十四中学。
在学校百年发展中,有两位历史名人不得不提,一位是学校的创始人,清末重臣张之洞。1905年,清政府明令废止科举制度,1906年春,在张之洞的赞助和支持下,畿辅学堂建立。作为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办新式教育;二是办实业;三是练新军;四是抵外辱。
值得肯定的是,张之洞在教育上的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使中国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极大。另一位对学校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清末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他曾任学校董事会董事。
为了鼓励师生读书学习,兴起读书之风,他曾多次捐款赠书。据史料记载,刘春林曾为学校书写有对联“天开新学界,地嬗古遗风”,激励师生努力钻研学业。同时,刘春林的办学思想,以及其高贵的民族气节,也对学校形成精益求精的教风和学风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与两位重量级的名人同样吸引人注意的,就要数这座藏在学校里的“图书馆”了。1912年,畿辅学堂由公立改成私立,名称也变为私立畿辅中学校,1928年,又改为私立燕冀中学校。1935年,学校由广安门大街校址迁入畿辅先哲祠(现西城区下斜街40号)。
畿辅先哲祠是一处颇具园林风格的清幽之所代表性建筑,不仅是传统中式建筑的代表,更“大有来头”的是,祠中的“不朽堂”,原为张之洞供奉祖宗牌位的祠堂,背面有一座五开三层木楼,名为遥集楼,顶层曾是张之洞的藏书楼,上有张之洞亲笔题写的牌匾。
先哲祠建筑虽然陈旧,但祠内亭台楼阁,回廊院落,松树成荫,粉墙回廊勾连着亭台院落,苍松翠柏掩映着大小厅堂。东南面有一个荷花塘,池岸环以假山,清幽的环境正是读书的好去处。
学校迁入后,部分屋舍改为了教室,但还保留有原建筑风格。20世纪80年代,“不朽堂”按1:1原样移到平谷金海湖公园内。如今,学校新建图书馆藏书近两万册,师生秉承“读书爱书”的学习钻研之风,在古老的校园里续写着与书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