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社强(John Israel)是美国著名汉学家,现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也是研究西南联大史的专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冷战局势发酵;1951年,年仅16岁的易社强在福特基金会奖学金(Ford Foundation Pre-Induction Scholarship)的资助下,进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学习历史学和美国学专业,未满20岁时即完成了学业。1955年,他进入哈佛大学历史系学习、研究,踏上了中国历史研究的道路。“差不多什么都是偶然的”,这既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其过往几十年经历的真实写照。他将自己视为学术上的“投机分子”,并最终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结下不解之缘。
哈佛八年,他曾师从费正清、杨联陞、卞赵如兰(赵元任之女、卞学鐄之妻)等人,并曾于研究生阶段的第一年向这群非常“奇怪”、彼此迥异且教研方法各不相同的老师们学习中文与中国历史。他的硕士论文研究“一二·九”运动,博士论文则关注1927-1937年中国的学生运动,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1927-1937年中国学生民族主义》(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7-1937)。在哈佛攻读历史学博士期间,他曾于台湾学习、生活三年(1959-1962年),起初是想为其关于学生运动的学术研究收集资料;但与此同时,他还学习了中文和中国文化,熟悉了台湾社会和当地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与那里的普通民众和美国同胞培养了友谊,并逐渐了解在蒋介石独裁统治时期生活是什么样的体验——这些对其一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于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查阅资料的一次偶然机会让他与西南联大相遇。联大传奇故事的文学性、联大校史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其所彰显的自由主义精神与价值,让他最终选择从事联大研究,这与其早年关于北伐到抗战的学生运动和晚近关于“上山下乡”一代的知青研究,共同构成了他对于20世纪中国三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研究谱系。他前后陆续二十多年完成的著作《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先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中文版又于2010年及2012年先后于台湾和中国大陆问世。此书被历史学家、西南联大校友何炳棣称为“迄今最佳联大校史”;也因其开创性的西南联大研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纽约校友会授予易社强“西南联大荣誉校友”称号。
▲易社强
在易教授看来,以蒋梦麟、张伯苓和梅贻琦等为代表的早年留学生使命感强、视野广阔,把留学当作认识并通向世界的一个窗口,并将留学的经历视为为中国寻找出路的过程,立志通过其海外所学为解决中国的问题寻找良方;在这些方面,早年的海外留学生与当下的中国留学生相比则截然不同。进而,易教授认为,学术上的繁荣、教育上的投注、仁人志士们的牺牲以及政治上的革命性,共同成就了联大的辉煌;而这一切成立的条件,离不开学术自由的保证。他还指出, 除非真诚、坚定地在观念和实践层面追求和恪守学术自由,中国很难再出像西南联大一样伟大的学校,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高校也绝不可能在学术自由匮乏的前提下成为重要和伟大的学府。
面对目前波谲云诡的中美关系和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易教授认为首要的就是要打开心扉,尽可能地减少偏见,必须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来理解中美两国,如此才能看到整个世界的图景。此外,在高层、官方的正式交流之外,民间、个人的开放互动也非常重要,甚至更加珍贵。易教授也坦言,作为美国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他们无论如何看待或谈论中国,都绝不会向中国“布道”;他们把中国当作自己的朋友,但永远不会告诉中国人民该做什么,因为那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
2019年6月,爱思想网学人Scholar团队在上海采访了易社强教授,就其学思历程、西南联大研究以及他对于联大的精神遗产、中国留学生群体的今昔对比、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及目前的中美关系等问题的看法,与易教授进行了交流。以下是访谈节选,已由当事人审阅。
访谈人 | 张熙,学人Scholar学术志愿者
美国纽约大学法学硕士
(摩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