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科学研究中的创新思维与实践
费伦 (原复旦大学物理化学教授、原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原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研究员)
一、先从“人体科学”这个名称的由来说起 “人体科学”这个名称的出现、还是近三、四十年来的事,在现代生物医学中是没有的;它是当年钱学森大师针对现代生物医学理论无法诠释生命体所特有的各种“自主性”生理功能,如自组织功能、自适应功能、自修复功能的内在机制、以及气功等特异功能现象而提出来的。 钱学森大师从他作为创始人之一的系统学观点出发,高屋建瓴地浏览、并点评了当前最前沿的各种相关理论,如混沌论、协同论、以及耗散结构理论等,以充实他 原先只限于空气动力学、控制论、系统论等的知识结构的不足,在他八十多岁的高龄、仍孜孜不倦地学习,开创了这一片新的处女地。 他把人体科学纳入他的系统学中最高层次级别的“复杂巨系统”,它的各种自主性功能,符合197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耗散结构”理论核心的“负熵”特征。 从而解释了:生命体可以自主性地将外环境中获取的无序态物质,通过“新陈代谢” 转化为体内各种有序态物质的的“自组织功能”、维系该巨系统不因外环境变化而解体的“自适应功能”、以及不被外环境破坏的“自修复功能”,以保持这个对外环境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始终处在完好的“健康”状态,并体现为延续每个生命体存在时间的“寿命”。 二、人体科学涉及二种互相对立的方法学的融合 二十一世纪是研究复杂科学的世纪,因为用“还原论”进行分科研究的时代已基本结束了。从钱学森大师创立“人体科学”的过程可以看出:面对像人体复杂巨系统这样的研究对象,必须高屋建瓴地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的认知成就、并运用横向和纵向的、从宏观、亚微观、到微观的多层次的、亦即孔子所说的举一隅而三隅反的“系统学思辨方法”,才可能有创新性的突破。所以钱学森大师为我们其后研究复杂科学、特别是中医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钱学森大师婉转地批评了现在的科学家中很多人过分强调了自然科学中的“实证论”(通过实验来验证)、和是否用数学物理模型进行数学计算,作为衡量科学研究是否达到最高水平的标尺。特别是现代物理学家们,多数人是看不起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认为他们只是在进行“定性研究”。 钱学森大师在评述“耗散结构理论”时,既借鉴了其核心理论——负熵的理论成就,因为它几乎已经接近解决了生命起源的难题。因此,钱学森大师在开创人体科学研究时,实事求是地多次强调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学(【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实际上,任何定量的数学物理模型,都有一个早期粗糙的定性模型的“建模”过程、才逐渐臻于完善的。 可笑的是:被物理学家看不起的生物学家们又常常看不起中医,实际上生物学家们在理论研究方法上至少有二个缺点:一是“分科”研究,导致知识面过于狭窄,见木不见林,因此对于像人体这样一个既涉及多学科理论、又具有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层次的的复杂巨系统显得无能为力。二是长期囿于“形态学”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他们从早期的分类学、解剖学、细胞学、乃至现在的所谓分子生物学测序,都只是停留在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上。无法深入思考潜藏在形态表象下的、潜在的、深层次的生理功能。我是因为受到了诸多“分子生物学”家们通过形态学的“测序”、发现胶原蛋白分子中的氨基酸呈长程有序的排列的启发,才有了红外光以孤子形式、在在胶原纤维液晶态介质中无损耗地传输的创新性发现(2005年物理学报第5期)。 又如,2014年我通过实验发现气功发出的“气”的重要成分之一是太赫兹电磁波,随即联想到人体发射该太赫兹波的源头、应来自我于1994年发现的胶原纤维中还存在的“超晶格结构”(科学通报1998年第3期)。这要归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的一位生物化学家,他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胶原纤维中氨基酸的序列结构:胶原纤维是由五股前胶原纤维互相错开一个33纳米的距离先铰合成原胶原纤维,再由一段段原胶原纤维横向拼我是因为八十年代时用X射线衍射法、与复旦大学一批表面物理学家们合作,研究半导体表面超晶格结构的“微腔受激自发辐射”效应,才有了超晶格结构可以将某种能量的电磁波转换为另一种能量的电磁波的认知。2015年我和我的助手通过理论物理建模和量子力学计算,证实了该超晶格结构确实可以将红外光电磁波的能量,转换为太赫兹电磁波的能量,从而找到了人体发射外气功之源。 综上所述,我之所以能不断产生各种创新性思维,是基于我长期积累的知识面比较广,接受了钱学森大师的系统学思辨方法,才能厚积薄发的缘果。还由于我没有刻意去追求名利,摒弃种种名利杂念的干扰,才能沿着客观的逻辑思辨之路、一步步走过来。 三、临床研究实践中的创新——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 3.1 红太灸的发明 1996年我们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合作,利用他们提供的先进设备、研究人体的红外辐射。当扣除了人体因热辐射的背景干扰后,发现每个穴位上都会自发辐射出二个波长分别为15.5和3.0微米的窄波段红外峰,其强度与志愿者的健康状况成正相关性;还发现古老的隔姜灸、隔蒜灸、和隔附子饼灸也都会发射一个波长为15.5微米的窄波段红外峰。但是艾灸则没有这个辐射峰。由此证明隔姜灸等的疗效比艾灸高的原因是由于穴位对前是共振吸收。1997年时,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基础研究,发现穴位受到热的刺激时,穴位下富集的钙元素会立即解离成钙离子,致使缠绕在穴位下密集的微血管管壁上的交感神经,释放出神经递质CGRP,后者导致微血管管壁扩张,促使微血管内血流量的急剧增加,遂使从动脉毛细血管壁渗出的组织液大量涌出,起到冲刷堵塞在细胞间质中代谢垃圾的“泻”的作用。 据此我利用八十年代搞材料科学时的一个研究成果,它是一种高纯度的红外辐射材料,加热后,能够辐射出一个波段极窄的7—25微米的红外能量:我们研究团队将其研制成功一种用24伏电压电热的红外灸头,其加热功率仅0.2W,却能产生极佳的灸疗效果。复于2014年4月利用江西中医药大学改装了的远红外光谱仪,证实该灸头还能辐射出极强的、宽谱太赫兹波能量,因而能激活各种细胞的活性,起到“补”的作用。据此我们将其研制成功一种“红太灸疗仪”:它可以同时灸疗16个穴位,由于它兼具“泻”和“补”的双重作用,大大提高了灸疗的功效,可用治疗多种疑难杂症。 3.2 【以痛为腧投影区选穴法】的创造 这是基于1995年我们探索经络的物质基础时,用显微解剖法研究穴位下的组织结构时,发现每个穴位下都存在有淋巴结的实验研究成果;和受到了2007年我在一次采取“以痛为腧”选穴法、偶然碰触到不是肺经上的穴位,竟然也产生强烈的压痛感的启发。 传统的针灸都是采取纵向的循经取穴的思维习惯,而现代生物医学家们只是孤立地研究淋巴系统本身,不考虑淋巴系统与其他脏器、组织的关系。实际上淋巴系统是人体中各个脏器、组织排泄代谢垃圾的“下水道”,所以每个脏器、组织都有各自专用的“下水道”系统,如下图所示:这是一幅利用单色软X-射线、选择性地显示人体淋巴系统的分布图,其中连接脾脏(脾脏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淋巴结)的二根淋巴管汇聚到“食窦”穴的组织学位置,这个穴位虽然是属于“脾”经的,因为它处在胃的投影区上,估计它也是胃的下水道,所以扁鹊说它治疗胃病有特效、命名为“鬼穴”。令人兴奋的是:所有的针灸教科书中、在论述每条经脉可以治疗那些疾病的【主治概要】中、都附带一句:“主要治疗……,以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病证”,该“所过部位”就是指所过脏器和组织的投影区部位,从而印证了我的投影区选穴没有违背传统针灸学说。 我创造的【以痛为腧投影区选穴法】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在脏、在腑”的疾病,几乎可以代替各种现代影像学,用手指像排雷那样、细仔地顺序按压投影区中的各个穴位,可以确切地找出脏腑所患的病灶所在,即便是使各种“浅表性炎症”,也能清楚地诊断出来。下图是我对一位患中晚期小细胞肺癌病人进行以痛为腧投影区选穴、找到了右肺的病灶、然后采取发泡灸 。后来我让他们去医院补拍一张CT照片,显示出二者基本一致。经过五天的连续抢救,病情大有改善。 十多年来我们团队采用此种以痛为腧投影区选穴法和发泡灸法治愈了数百位患各种脏腑、组织的浅表性炎症、囊肿、脑内科疾病(癫痫病、柏金森氏症、老年痴呆症等)乃至癌症等的病人。由于不需用昂贵的诊断治疗设备,大大减轻了个人和国家的医疗负担。
(摩罗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