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疗八法简介
费 伦原复旦大学物理化学教授、原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前言
我原本是搞物理化学和分子结构的,八十年代从事材料科学中的“构/效关系的研究。1989年10月,我当国家教委顾问时,代表教委参加评审国家级“攀登计划”中18个重大科研项目,当审查到其中的“经络的研究”项目时,与一批现代生物医学权威们发生了争论:“经络有没有物质基础?” 为打抱不平,时年59岁的我就此卷入到了经络物质基础的探索中去,自1993年该项目正式立项至今,我对经络的研究已经有25个年头了。 但是,从2000年开始,由于我已年满70岁,按国家规定,我不能再申请课题,也不能招研究生,就此失去了我参与基础研究的权利;但老天爷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我逐渐转向针灸的临床研究。近六年来,我将我们团队这18年来的临床研究成果、总结成【灸疗八法】。由于其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根治多种疑难杂症,对其医理可以用现代科学理论给予明晰的诠释,且医疗费用低廉、易于培训普及。故而将这一研究成果公诸于众。
【灸疗八法】简介灸疗八法是四种诊断方法和四种以灸疗方法为主的针灸方法的总称,它具有如下的五大特点: 1) 特点之一——【灸疗八法】是我们研究团队运用现代多学科理论、方法、技术,探索“经络”物质基础的基础研究成果,扩展至临床研究的成功范例。 1993年我们运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探索中医关于“经络”这个抽象概念的物质基础。首先凭藉针刺穴位时产生的“得气感”作为穴位三维定位的客观指标,运用MRI精准地测定穴位在皮下的组织学位置,发现它们都处在各种结缔组织结构(筋膜、肌间隔筋膜、骨膜等)之中。随后用高能质子束激发X-射线荧光能谱(PIXE)技术、测出每个穴位下都富集有Ca、P、K、Fe、Zn、Mn、Cr、Cu等八种元素。它们起着信息调控和信号转换等作用。基于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呈液晶态结构,从而发现胶原纤维介质存在着一个高效传输波长为9-20μm的红外波段。这意味着胶原纤维除了众所周知的各种生物力学功能外,还是一个向全身传输特定信息和能量的网络。25年来,我们“顺藤摸瓜”地陆续发现“经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网络,它至少是由以下七种生理网络互相交叉构成:血管、淋巴、组织液(细胞间质)、凝胶层、胶原纤维、神经、和内分泌网络;并将全身的组织、脏器联系成一个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复杂巨系统”(钱学森语)。它们在人体内起着综合性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运、和调控全身的生理过程处于平衡状态,以确保全身细胞赖以生存的新陈代谢、维系免疫细胞对抗疾病、和干细胞自我修复等过程得以持续进行。穴位是该七种生理网络交叉的节点、具有多种特异性的组织结构和功能;除了富集有八种元素外,还有密集的微血管网络、平行的微血管网络、以及缠绕在微血管壁上的交感神经网络、淋巴结和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群、和干细胞等,这些特异性组织结构的功能综合成穴位的复杂功能。由于“经络”中的各个生理网络都十分娇嫩,必须以各种筋膜、系膜为载体才能分布到机体全身,并连接到相关的脏腑、组织,这也是中医所谓“经走肌间”、或“肉分之间”的组织学特征,为我们临床上寻找经脉和穴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便。这一筋膜的全身性网络也就是经络所说的三焦经,其中“上焦、下焦”以肌间隔筋膜的形式出现,“中焦”以胸腔、腹腔中的系膜形式出现。通过对上述七个生理网络的专项研究,我们创新性地发现了这些互相交叉的生理网络的众多新的功能性特征,可以用来解释复杂的经络现象。例如:当穴位受到力(针刺)或热(灸)的刺激时,穴位下富集的亚稳态钙元素立即解离成钙离子,后者诱发缠绕在微血管外壁上的交感神经释放CGRP神经递质、促使微血管扩张,遂使穴位下微血管网络中的血流量骤然增加,并使从平行的毛细血管里渗出的组织液也骤然增加;大量组织液的涌出,起到冲刷堵塞在微血管、细胞间质、微淋巴管中的代谢垃圾(气滞、血瘀)的“泻”的作用。又如:包裹在每个细胞膜和每条胶原纤维表面的、由多糖/水构成的凝胶层,具有流变力学特性,当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与凝胶表面接触时、其流阻几乎为零,因而仅靠心脏搏动这么一点压力,竟可以在全身循环不息。但凝胶的空间构象对温度的影响极其敏感,温度稍一降低,其流阻会骤然升高,遂造成各种体液被堵塞、导致“气滞血瘀症”、乃至“痹症”等的发生,此之中医所以强调“风寒”的重要理由。再如目前西医在临床诊断时不甚重视的淋巴网络——中医称之为“卫气”,它是细胞赖以进行新陈代谢时,排泄代谢垃圾必不可少的“下水道”。各个淋巴管交汇处的淋巴结、更是极其重要的免疫机构;当某处淋巴网络被堵塞时, 致使该区域内淋巴细胞活性的下降,从而导致炎症的发生和蔓延。所谓“疏通经络”主要是指疏通患病穴位周围的淋巴网络、血管网络和组织液网络,藉以激活各个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和干细胞的的活性,只要细胞的活性提升了,人体中的免疫、和代偿等“自主性”功能、亦即中医所说的“扶正祛邪”的“正气”即会随之增强,此之可用以解释针灸之所以能“处百病”的治病机制。此种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以从科学理论机制上阐明各种中医学说的种种抽象的经验性规律,并可具体用以指导临床实践,获得了重复性极高的疗效。 2)特点之二——【红太灸】的诞生 1996年,我们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合作,利用该所研制成功的“风云一号”卫星上的超高灵敏红外探测器,意外地发现:人体每个穴位均会自发辐射(泄漏?)出一个15.5微米波长的红外辐射峰,其辐射强度与穴位的健康程度成正相关性。还发现“隔物(姜、蒜、附子饼)灸”,均能辐射出一个极强的15.5微米波长的窄波段红外峰。单纯的艾灸则没有该15.5微米波长的峰,由此解释了隔姜灸等的疗效之所以比单纯的艾灸为强,是因为穴位对该15.5微米的红外能量呈共振吸收。据此,我们于2000年开发出一种电热式的灸头(见下图);仅0.2瓦的加热功率,即可辐射出一个波长为7-25微米的红外波段,用此可以替代传统的隔物艾灸。2014年,我们利用江西中医药大学的远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发现该灸头除了窄波段红外电磁波辐射外,还同时辐射出一种能量极强的4-45THz的宽谱太赫兹电磁波。由于太赫兹电磁波的能量接近于液体水分子簇链中氢键的能量, 所以各种水化生物分子受到太赫兹波的辐照时,因氢键被斩断,水分子簇链缩短,各种水化生物分子和整个细胞的活性的增加,从而起到“补”的作用,因而该灸头在临床上兼具“补”与“泻”的双重作用,遂将该灸头命名为“红太灸头”。我们配套研制了为该灸头供电、并可根据临床需要随意调节灸疗温度及时间的“红太灸疗仪”,可同时灸疗16个穴位。 3)特点之三——恢复了二千年前黄帝内经中“以痛为腧”的选穴原则 “以痛为腧”是采取指压穴位时产生痛感的方法,个性化地鉴别出患病经脉、脏腑组织病灶处被堵塞的穴位所在,以及凭痛感的程度鉴别堵塞的严重程度。但是,由于其后的封建意识的日益强化,医生不得碰触患者的身体、特别是女性的隐私部位,遂使这个“以痛为腧”的高准确度和高效的选穴方法不得实行;后来的医者不得不靠背诵有效穴位的配方口诀,进行“对症(候)施治”。从而使针灸从中医原先“伤寒论”中的针灸、方剂并重的治疗方法中逐渐退居于二线,以致局限于现今以治疗运动系统疾患为主、而对医治复杂的脏腑慢性病无能为力的窘境。 自2000年开始,我们尝试用“以痛为腧”进行临床上的“循经选穴”,获得了极其显著的疗效;复于2002年,根据每个穴位下都存在有淋巴结、而包裹在每个脏腑的外膜周围都存在一个专属于该脏腑的淋巴网络(见下图)的实验依据,从而开创了“以痛为腧脏腑投影区选穴法”。 4) 特点之四——为根治各种慢性病、综合症、和疑难杂症,恢复了临床治疗前对病人进行“辨证施治”的个性化诊断方法,它不同于当前流行的、靠背诵固定穴位配方的“辨症施治”的针灸诊断方法。由于人体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脏腑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涉及相生相克、相侮相乘、阴阳五行等复杂的生理、病理关系,因此必须采取“辩证施治”的方法,从辨析各个脏腑病理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中抓出其中的主证,以决定“治标”、还是“治本”、抑或“标本兼治”,为各别患者制订出一条个性化的治疗途径。兹举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为例:下图是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随各种脏腑(肺、脾、肝、胃等)疾患的先后缓解、而逐渐下降的示意图。由于恢复了“辩证施治”的临床诊断方法,遂使针灸得以根治糖尿病、复杂的脏腑慢性炎症、术后癌症的调理、和癫痫病、多动症、老年痴呆症、柏金森氏症等各种脑内科疾病、以及其他的各种疑难杂症。 5) 特点之五——可以大幅度节约国家和个人的医保费用,且易于推广、普及,有可能成为当代主流医学和医疗改革的某种重要补充。【灸疗八法】是按中医“扶正祛邪”的原则,借助的“红太灸头”兼具“泻”与“补”双重功能的治疗工具,从疏通经络(泻法)、和激活人体穴位下各种细胞和组织、特别是免疫细胞、干细胞、以及内分泌腺体等固有的活性(补法)入手,藉以提升人体内固有的各种对抗疾病(自主性免疫功能)、和修复受损组织(自主性代偿功能)、以及自主性地调节人体内各种脏腑之间的生理平衡等功能、最后达到“祛邪”的目的的。因此,只须“辩证施治”和“以痛为腧”寻找到各个相应的“病穴”进行灸治,被激活的各种免疫细胞(和吞噬细胞)、以及干细胞、即会自行靶向地去进攻细菌病毒和病灶,并自行修复各种受损的、或畸变的机体组织,再通过内分泌系统自主性地调整全身的生理平衡。 【灸疗八法】此种通过“扶正”、调动人体内各种自主性对抗疾病功能的方法,与西医相比,可以大量节约使用昂贵的诊断、治疗设备、和药物的费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个人和国家的医保负担。还由于易于培训、和普及、推广,适合于解决当前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就医难,和城市社区基层中的医疗保健问题,可作为主流医学体制改革的重要补充手段。(2018-08-017)
(摩罗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