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词中的节日习俗与卫生防疫
王雪艳
(云南中医学院 人文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古时疾病对人类是严重的威胁。强烈的驱疫意识和愿望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遂形成很多具有辟邪祛病意义的行为和方式。文章以宋代节日诗词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涉及和表现驱疫的习俗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和探讨宋代以止恶、驱毒和避邪为初衷的节日习俗背后所蕴含的卫生防疫理念和经验。
[关键词] 宋代 诗词 节日 辟邪 防疫
宋代岁时节日以止恶、驱毒和避邪防疫为主的习俗非常繁杂。它们是古人在缺乏医学知识又面对环境对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时,根据生活的经验所积极采取的驱疫方式和方法。这些习俗相沿成习,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节日活动。即使在现代看来 ,也并非完全没有依据,在禳灾避邪,袪瘟驱毒的行为和经验中蕴含的是卫生防疫理念。
1 悬挂、佩戴饰物
饰物是节日的重要元素,起到装饰、美化,烘托节日气氛的作用。宋代的节日饰物极其丰富, 包括门饰、佩饰、簪饰、臂饰,多是些具有辟邪意义的植物。
1.1 清明插柳
“处处逢花,家家插柳。正寒食,清明时候”(戴复古《锦帐春》)、“明日清明到也,柳条插向谁门”(赵孟坚《朝中措.客中感春》)、“寒食家家插柳枝,留春春亦不多时”(贾似道《甲戌寒食》)。从诗词中可以看出寒食、清明时节插柳在宋代非常流行。《东京梦华录》里也有插柳习俗的记录:“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1]119。在佛教故事中,南海观音的形象为一手托净瓶,一手拿柳枝为人间遍洒甘露,祛病消灾。受佛教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驱鬼,称之为“鬼怖木”。[2]111清明节被中国人视为鬼节[3]553,百鬼出没,人们一方面祭拜鬼神,一方面也害怕鬼神的侵扰。因此就插戴柳条以辟邪。同时,杨柳是春天的标志,象征着生命和绿色,插柳戴柳迎合了人们渴望生命常青的心愿。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清明所插之柳具有药物的疗效,能祛风、利尿、止痛、消肿。柳条、柳叶、柳花、柳根都是治病的良药,在《本草纲目》中都有详尽记载[4]504-505。
1.2端午插艾,簪艾、榴花,系五色缕
中国民间自古就有五月为“恶月”的观念。究其原因,多和气候环境有关。农历五月,气候湿热、虫蚁繁育、蛇蝎出没、病菌孽生、疫病流行,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产生了极大威胁。在医药防疫水平低下的时代,人们面对这些邪毒自然地产生了惧怕心理。为保平安,人们往往借助“神灵异物”来辟邪除疫。节日饰物就是这样的神灵异物。宋代端午节的饰物种类很多,有挂在门上的艾人,簪戴在头上的艾虎、艾花,系在臂上的端午索。
1.2.1 门悬艾人,发簪艾花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插艾很有讲究且意义深刻。“门巷阴阴挂艾人”(陆游《夏日》)、“艾人笑煞老父狂”(杨万里《端午独酌》)、“角簟横龟枕,兰房挂艾人”(王之道《南歌子》)。诗词中出现的“艾人”是将艾草捆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口。《东京梦华录》卷八“端午”有“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钉艾人于门上”的记载[1]146。
除了挂在门上,宋人还将艾簪戴在头上。一种是将艾做成虎形, 或用彩绸剪成虎形缝制, 上面再粘贴上艾叶, 称为“ 艾虎” ,就如史浩“艾虎青丝鬓”(《卜算子》)、 赵长卿“来戴钗头艾虎儿”(《减字木兰花》)所写。另一种是刘镇《贺新郎》“金凤亸, 艾花矗”中所言“艾花”,将艾或丝织品做成花簪在发上。[5]将艾悬于门上或做成各种花样簪于头上初衷都是为了辟邪。但从中医角度来理解,插艾簪艾是有防病作用的。艾的茎和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有净化空气,驱虫杀菌的作用。艾又称为“医草”,中医以艾入药功效非常多,主治“流行伤寒,咽喉肿痛,头风面疮,胎动,虫蛇咬伤”[4]257-25。在天气炎热,毒虫滋生的端午时节,艾应景应时,祛毒防病。
1.2.2 发簪榴花
“明日榴花端午”(范成大《如梦令》)、“萱草榴花”(张孝祥《点绛唇》)、“深院榴花吐”(刘克庄《贺新郎》)。石榴花也是端午节的重要节物,与菖蒲、艾草、蒜头、山丹合称“天中五瑞”以祛除“五毒”之害[3]561。《武林旧事》记载有南宋杭州时赐予后妃诸臣的节物,其中就包括“五色葵榴”[2]142。石榴花颜色红艳,外形漂亮,戴于鬓发有装饰美化的作用,更取其驱邪防毒之意。 从中医角度看,石榴花还能发挥药用作用,它有止血功能,用来泡水洗眼能明目治眼疾。[4]443-444
1.2.3 臂系五色缕
端午索是由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缠合成各种形状的彩丝的统称。多系于胳膊与手臂上。又称为“五色缕”、“彩线”、“彩索”等。五色中又以红色为主,故又称为“红缕”、“朱丝”等。在宋人诗词中俯拾皆是:“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丹符彩索聊自欺”(范成大《重午》)、“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五色缕不仅是缠于手臂,人们还用它来捆扎粽子。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云“五色新丝缠角粽”,还有陈义的《菩萨蛮》“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梅尧臣《端午日三首·其二》“佳人五色缕,道士绛囊符。瘦臂不中系,百邪何用驱”,道出了佩戴端午索的原因是为了辟邪。而辟邪最终是想求得无病无灾延年益寿。因此端午索还被称为“长命缕”、“续命丝”,诗词也有记载,“去年端午。共结彩丝长命缕”(向子諲 《减字木兰花》)、“更以亲蚕茧,纫为续命丝”(欧阳修《端午帖子词·皇后阁》)。
系五色线体现和运用了五行学说。在中医里,五行与脏腑、季节、颜色、五味等都有对应的关系。“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类草木。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类火。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类土。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类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类水”[6]33-35。五行相生相克,能驱害辟邪;五行和谐,五色俱全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无病无灾。人们系五色缕是把对五行的认识运用到了饰物上,寄寓了对健康平安的祈求。
1.3重阳插茱萸,簪菊花
茱萸和菊花是重阳节的标志性节物,不仅用来制酒饮用还被人们簪插于头上。诗句有“携酒登高,把茱萸簪彻”(秦观《碧芙蓉·九日》)、“兄弟四人别住,他年同插茱萸”(黄庭坚《清平乐·示知命》)、“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定风波·重阳》)、“惆怅紫菊红萸,年年簪发、应笑人空老”(管鉴《念奴娇》)。
民间认为九月九日是逢凶之日。《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6]117,认为这个月阴盛阳衰,万物凋零,生命将到尽头。《易经》把“九”定为至阳之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为重九。因物极必反,该日必多灾难[3]572。簪插菊花和茱萸就是为了避凶求吉,在辟疫方面的意思和端午节插艾草是一致的。就如宋祁诗句所言“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九日置酒》)。王十朋诗歌《九日寄昌龄弟其十》:“载酒觞黄菊,登山臂紫茱。重修汝南事,灾厄自今无”,既反映了重阳有喝菊酒、登高、系茱萸的习俗,又强调这些习俗的初衷是消灾解厄。诗中“汝南事”就是关于这些习俗的传说。南朝吴均《续齐谐记》里记载: “汝南桓景, 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 ‘九月九日, 汝家当有灾厄, 急宜去。令家人各作绛囊, 盛茱萸以系臂, 登高饮菊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家, 见鸡狗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 ‘代之矣。’今世人每至九日, 登山饮菊酒, 妇人带茱萸囊是也”。[2]209-210
茱萸与菊花不仅是辟邪灵物更具有防病、益寿、养生的药物功能。据《本草纲目》载,茱萸,名越椒,气味辛辣芳香,能杀虫、祛邪、逐秽。菊花,利五脏,治眼目昏花,有轻身耐老延年之功。[4]256
2 兰汤药浴
端午节又有别名“浴兰节”。宋代端午“浴兰汤”的习俗很盛行。诗词描述有:“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山来佳节载南荆,一浴兰汤万虑清”(晏殊《端午词·内廷》)。
端午洗浴兰汤的习俗由来已久,《大戴礼记》中有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2]143。屈原在《九歌?云中君》中也写到了这种药物浴,诗云“浴兰汤兮沐芳”。兰汤里的“兰”是指一种菊科植物佩兰,《本草纲目》载:“香兰乃香草,能辟不祥”,“煮水,可以洗风病”[4]250。但端午兰汤不止于一种香草,多用具有辟邪作用的艾叶、菖蒲、兰草等煮成,用现代说法就是“中草药浴”。端午时节,天气潮湿闷热,病菌滋生,浴兰汤能清洁身体、解暑通表、杀菌驱毒、防病健身。婴幼儿洗浴还有清热解毒,预防和治疗皮肤疾病的作用。
3 曝衣杀菌
“常闻阮家儿,犊鼻竹竿头。人生自有份,岂愧曝衣楼”(梅尧臣《七夕咏怀》)、“素彩空浮承露掌,清香不散曝衣楼”(宋祁《七夕》其一)。从以上诗句我们可以看到宋人有七月七日曝衣的习俗。这一习俗体现了宋人良好的卫生习惯。衣物长久搁置,会受潮变霉而遭虫蠹,或是滋生尘螨,拿出来曝晒,阳光中的紫外线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4 药物防病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集中了端午节的诸多习俗。其中食棕,簪榴花、艾草都是比较常见、普遍的习俗。“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一句点明了宋代端午还有采药和以雄黄酒染额的风俗。
民俗认为午日午时,太阳最烈,这时百草都是药,治病也最灵,因此端午堪
称采药良日。《本草纲目》记载“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炙病甚验”,所以人们都在五月五日端午鸡未鸣时去采艾草,治病炙疾。[3]560-561白娘子在端午节误食雄黄以致原形毕露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也使得人们对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印象深刻。端午雄黄酒不仅用来饮用,还可以涂抹额头以驱虫除毒灭菌。《抱朴子?内篇》中记述“雄黄当得武都山中出者,纯而无杂,其赤如鸡冠,光明晔晔者,乃可用。其但纯黄似雌黄色无光者,不任作仙药,可合理病药耳”[7]154,表明雄黄具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也记载有雄黄性味辛湿、有毒 ,有解虫蛇毒、食物中毒、 燥湿、祛 疾的功效。[4]153-154
以上所述节日习俗和活动有避凶求吉的民俗性质,但从本质上讲都是为了祛病防疫。是宋代人们顺应节序变化,抵御环境威胁,积极采取的防疫措施和积累的保健经验,符合中医“治未病”的原则。承载了宋代人民消祸去晦, 祛邪避灾,远离疾病和灾难,祈盼健康、长生的愿望。
[注]文章所引用诗词作品出自于: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缪钺等.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
[参考文献]
1、(宋)孟元老原著;姜汉春译注.东京梦华录全译(修订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12
2、李明.新编中国节[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1
3、王伟光.民俗全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
4、(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M].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12
5、张晓红. 钗符·艾虎·艾花———宋代端午簪饰论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7月第24卷第4期
6、(上古)黄帝等.黄帝内经(插图本)[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7
7、(晋)葛洪. 抱朴子内篇[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9
作者信息:
王雪艳(1979年9月)女,云南弥渡人,云南中医学院 人文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文化
电话: 13987647761 邮箱:ynwangxueyan@163.com
邮寄地址:云南省 昆明市 盘龙区 金辰街道 穿金路764号 云南映象C区 55栋3单元 王雪艳 收 邮编:650000
(摩罗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