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思想五字谈
王明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国学研究所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最重要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学说思想、文章风格在中国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一、庄子简介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生活年代: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战国中期
2.故里:河南商丘、山东曹县、安徽蒙县
3.为官:庄周曾做过蒙“漆园吏”。两种解释:一说漆园为古地名,庄子曾在此作官;一说庄子作官主督漆事,负责漆树的种植、生漆的生产等。但时间非常短暂。所以,庄周生活极其困顿,相传“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庄子?外物》),“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列御寇》)。尽管如此,庄周却鄙视权贵,不慕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极力保持个体自由和人格独立。《史记》载楚威王曾派使者携千金聘礼请他前去做相,被庄周拒绝了。
4.著述:庄周曾“著书十余万言”,就是《庄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目前所能看到的《庄子》皆源于晋代郭象注本,此本分内篇7、外篇15、杂篇11,共33篇。目前学界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所撰,而《外篇》《杂篇》则被认为是庄学的著作。《庄子》一书所论广及伦理、哲学、政治、人生、美学、艺术、语言、养生等诸方面,思想丰富,言辞汪洋恣肆,姿态万端,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居于独特的地位。
5.学术传承与思想概要: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重视天地万物的本性,强调天地万物之中贯通着“道”,万事万物“道通为一”。以此为根基,庄子形成了认识论上的“齐”、生存方式上的“游”、价值观上的“真”和艺术观上的“美”等思想。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精髓,主张返朴归真的人类生存方式,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一书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其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在诸子之文中独标异帜。
二、庄子思想五字谈
哲学根基--道;世界观-- 齐;人生观--游;价值观--真;艺术观--美
(一)道
本义:人所走的道路。《说文》:“道,所行道也”。
具体可见的“道路”→不可见的无形的“道路”,如日月星辰之运行,春夏秋冬之变换→万事万物的规律,如“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的本根、本原
庄子以“道”来回答了人类的终极追问:我从哪里来,我如何生存,我到哪里去?
万物从“道”而来。“道”为天地母,“道”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万物遵循“道”运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万物最终归顺“道”而去。“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至乐》)
“道”夷、希、微,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老子》第十四章)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庄子·知北游》)
“道”就是对万物自然存在与发展的一种睿智体察和哲学认知。“道”的本质就是顺任万物自然而不加人为干涉。就是“万类霜天竞自由”!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第三十七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第五十一章 )
“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庄子·天道》)
“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庄子·知北游》)
如何悟“道”?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庄子?天地》)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二)齐
既然万物皆从道而来,依道而行,顺道而去,从道的视角来看,万物皆同,这就是庄子所说的“道通为一”。
所谓“齐”就是“同”,就是“一”,就是“无差别”。庄子把世界万物、把物我看成浑整的同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对立面,诸如生与死、寿与夭、贵与贱、荣与辱、成与毁、是与非、美与丑等等都是自我中心的主观成见,就其本然而言,是无差别的一回事。
这种哲学视角是从对世界万物的回溯得出来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还原到其源头“道”,在“道”那里,那里有什么差别性的事物存在!“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
庄子认为只有无差别的“道”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世界有了差别的过程,也就是“道”被损毁的过程,“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庄子?齐物论》)
我们生活在一个彼此互相区分的世界里,我们已经习惯用差异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习惯上去寻求世界万物间的不同。如:形状:大小;生命:长短;容貌:美丑;地位:贵贱;观点:是非。实际上我们所习惯的思维方式,并非出自对自然的本真体察。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庄子·齐物论》)以大观之,则无所不大;以小观之,则无所不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庄子·齐物论》)“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庄子·齐物论》)
那么究竟怎样可以做到“齐”呢?要诀即在“丧我”。《齐物论》开篇即讲到南郭子綦靠着几案发呆,头仰着慢慢吐气。他的学生颜成子游看到他这种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样子很是诧异。南郭子綦告诉他:你听过人吹奏乐器发出的声音(人籁),也可能听过风吹大地万物各种窍穴发出的声音(地籁),可你并没有听过自然天机的声音(天籁)。人籁、地籁皆因自然界风气使然,其所以声音千差万别,是由于各自的孔窍有异,就其本然而言,是无差别的。声音如此,人亦如此,各种学说,是是非非,是由于人各有成见,就其本然而言,本无所谓是非,而人们之所以争辩不休,正是因为不能领悟人之真性的缘故。南郭子綦为什么可以听到“天籁”呢?正是因为他做到了“丧我”,去除自我的成见,打破自我中心,使自己达到与天地相融通的境界。
“齐”的人生境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三)游
既然万物皆“齐”,我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自然会心性自然 身随大道而逍遥于世。所谓“逍遥”就是“乘天地之正”,“物物而不物于物”,逍遥游的境界就是与道合一的“无待”境界。《逍遥游》中讲到“列子御风而行”,庄子认为“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还是有所依待的。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若能顺着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以游于无穷的境域,他还有什么依待的呢!所以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己,指没有偏执的我见,也就是去除自我中心,扬弃为功名束缚的小我,而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但人往往为滚滚红尘所迷,心性受到蒙蔽,因此人为地给自己套上了诸多枷锁,在人为的奴役中戴着镣铐跳着看似华美却扭曲畸形的人生舞蹈。
人人都求有用于世,换得功与名,岂不知“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所以庄子感叹“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人间世》)。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逍遥游》)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ū)。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庄子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逍遥游》)
道家主张返朴归真,摒除一切外物之累,获得心灵的畅达与自由,求得人世中随任大道的逍遥。
(四)真
人要逍遥游,就要保持纯真天性。
河伯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庄子·秋水》)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庄子·渔父》)
天性不可违。
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庄子·骈拇》)
人有其天性,不可扭曲。比如“仁”,本为人和禽兽共有的天性,正所谓:虎狼,仁也!
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庄子曰:“虎狼,仁也。”曰:“何谓也?”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庄子?天运》)
儒家倡导“仁义”,结果适得其反。
演门有亲死者,以善毁爵为官师,其党人毁而死者半。 (《庄子?外物》)
庄子发对机心。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庄子?天地》)
理想的世界。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
(五)美
人生所有的意义都在于一个字:美。没有对“美”的发现和欣赏,人生就是虚无的、无意义的。
审美的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了,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个民族麻木了,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梁启超
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梁启超
在先秦哲学家中,庄子的生活最富艺术性游戏意味,也最富审美意味。儒家多重人事,而庄子则多放眼于天道自然,并从自然中寻求“大美”“至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庄子?知北游》
圣人推原天地的大美而通达万物的道理。所以至人顺任自然,大圣不妄自造作,这是说取法于天地的缘故。
庄子的思想具备审美的二个基本要素:
1.非功利的。摆脱一切“物累”,甩掉一切枷锁。不以功利之心看世界,心灵自由放达。心灵自由,天性保全,是审美的前提。心灵受到束缚,哪里会有美感的灵动;天性残缺,哪里会有发现美的眼睛。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槃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庄子?田子方》)
2.主客统一。我与自然融通为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只有我与自然融通无碍,心灵相感,才能产生美的共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
庄子之美:保全天性,反对人为。在庄子看来人为之“美”是对大美的破坏和遮蔽。
百年之木,破为犧樽,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犧樽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庄子?天地》)
结语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庄子?列御寇》)
这就是庄子,一个豁达洒脱的庄子,一个顺任自然大道的庄子,一个与天地并生、万物为一的庄子!
杨绛先生译自19世纪英国诗人蓝德《生与死》的诗: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摩罗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