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经常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可是这句话却在部分叛逆的年轻群体中得不到认同,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和内涵。
所谓“春捂”是说冬天过去之后,虽然阳气升发,常常阳光明媚,但不要迅速脱掉冬衣。因为春天的天气,就如同小姑娘调皮的脸,时而温暖舒服,时而寒风阵阵,如果因为气温上升,就骤然脱衣,一旦天气再次下降,身体就会受不了,外邪就会趁虚而入。
春天嘛,要穿厚一些,暖一些
所谓“秋冻”则是指,刚刚从酷热难当的夏季过来,莫因气温稍微下降,就立马添加厚厚的毛衣,得让身体受到足够的锻炼,有一个逐渐适应低温天气的过程。
有的年轻人虔诚地相信传统文化,老老实实遵循先贤流传下来的养生经验;另一些年轻人,却不愿信奉老一套,喜欢别出心裁,春天刚来,就即时换上又薄又美的新装,秋天才至,就开始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这就造成了一种怪相,熙熙攘攘的街头,有的穿短袖、有的穿长衫,还有毛衣搭配丝袜,羽绒服搭配裙子的,教人看得眼花缭乱,倒也是别致的风景。
二月八月乱穿衣
那么,他们孰是孰非呢?
老一辈人,夏天没空调,扇扇蒲扇坐在树荫下就很凉爽;冬天没有暖气,关上门窗就很暖和。为什么到了现在,很多人夏天都恨不得抱着空调睡觉,冬天不敢出门呢?是气候剧变了?还是小年轻们的身体抵抗力变弱了?
据我观察,许多小年轻都有这样的经历,秋天的时候,因为气温转冷,落几场小雨后,就受不了,感觉寒风刺骨,冷雨砭人肌骨,再不穿上厚衣服感觉人都要冻成冰棍了!于是便迅速穿上了棉衣棉裤——结果,这些朋友,越到深秋越冷,到了冬天恨不得包着被子出门——羽绒服已经不能保护他们的身体了!
事实上,那些,标新立异不愿意遵守老经验,春天,刚暖和点,就要风度不要温度,秋天,稍寒些,就把自己包裹的年轻人,由于在这交替的时节,得不到充分锻炼,身体调节不过来,去医院的频率要比那些坚守“春捂秋冻”原则的人高很多。
当下已近中秋,气温处于下降阶段,室内气温因为房屋保温的效应滞后与室外形成反差,人们进进出出明显感觉到冷热交替,盲目的增添衣物,处于室内的时候就会流汗,来到室外被风一吹就容易感冒。
秋天坚持穿一段时间的单衣,有利于提高抵抗力
所以建议大家,这个时候,不要冷一点,就立马添加厚厚的衣服,穿薄一些,慢慢向冬衣过渡,可以使身体在天气逐渐变冷的过程的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防寒的能力,到了三九严寒时,也不会畏惧!
当然有一些春捂秋冻的坚持者,其实是因为懒,不想频繁更换衣服,结果“因懒生福”,反而增强了身体的抵抗力。
朋友们,若你身体健康,不妨也懒上几回,穿件单衣撑到中秋,增强自身御寒的能力,这样的话,也许今年的冬天身体就能不用穿成球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秋冻”,心脑血管患者,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小孩,还是应该及时增添衣服,保护好头、手、足等关键薄位,以免受到风寒的侵袭,诱发各种疾病。
(摩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