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网络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困扰。本文拟就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网络成瘾的测量方法、理论模型、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等方面。通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机制的了解探索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出路。
关键词 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特点;心理因素
1.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接触互联网,并且开始接触互联网的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网络一方面给青少年的学习和交往带来极大方便,使他们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尽情地享受着现代科技文明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乐。另一方面,网络作为科技的“双刃剑”,其负面效应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多方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网络成瘾”现象。 “网络成瘾”概念最早由 I. Goldberg 于 1990年提出,随着临床案例的不断增加,研究者的关注也越来越大,美国心理学会(APA)于 1997 年正式承认“网络成瘾”研究的学术价值。目前对“网络成瘾”这一现象的称谓存在一定差异,如: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IA)、互联网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病理性使用网络(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问题性使用网络(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PIU)等,但基本上都认为这一概念包括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网络使用行为,二是个体的日常功能会因此而受损。 本文拟就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网络成瘾的测量方法、理论模型、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等方面。通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机制的了解探索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出路。 2 网络成瘾的诊断 在 1996 和 1997 年美国心理学年会上学者们讨论了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在标准中列出了“耐受性”(tolerance)、退瘾症状(withdrawal symptoms)等 7 种网络成瘾症状。根据这项规定,如果网络用户在 12个月中的任何时期有多于所列的 3 种症状出现,即为网络成瘾。 2.1 国外的测量工具 Brenner编制的网络关联成瘾行为量表 (In-ternet- related addictive behavior inventory,IRAB),共32个题目。台湾学者将这个量表翻译成中文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评价。 对网络成瘾的大量研究所采用的测量工具是由 Young 编制的问卷。Young 作为最早研究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家,认为在《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IV;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5)上列出的所有诊断标准中,病态赌博的诊断标准最接近网络成瘾的病理特征。因而 Young 对病态赌博的诊断标准加以修订,形成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网络成瘾自评量表两个问卷,一般称之为Young DQ测试工具 (Young's DQ assess)。该问卷由八个诊断标准演绎而成的,共八个题目,答案为“是”和“否”,有五个以上的肯定回答就可以诊断为成瘾。网络成瘾自评量表由20个题目组成,采用五等级记分法,超过80分的就可以诊断为成瘾。 Davis 编制出了《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Davis Online Cognition Scale,简称 DOCS)。该量表包含 5 个因素:安全感,社会化,冲动性,压力应对,孤独-现实,共 36 个题项,是一种七级自陈量表。如果被试测出的总分超过 100 或任一维度上的得分达到或者超过 24,则认为网络成瘾。 2.2 国内的测量工具 陈淑惠以大学生为样本,编制出了《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该量表包含如下 5 个因素:强迫性上网行为,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及健康问题,共 26 个题项,是一种四级自评量表。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这一量表综合了 DSM-IV 对各种成瘾症的诊断标准和对临床个案的观察,遵循传统成瘾症的诊断概念模式,依据侧重于心理层面和较严格的心理测量学程序而编制的。初步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999 年测得再测信度为 0.83,2000 年测得各因素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 0.70 与 0.82 之间,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92。 雷雳等编制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dolescent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scale,APIUS),该量表共38个题目,分六个维度,分别是突显性、耐受性、强迫性上网/戒断症状、心境改变、社交抚慰、消极后果。量表采用五等级记分法,项目平均得分大于3.15分者为成瘾。 崔丽娟、赵鑫用安戈夫方法设定的网络成瘾量表,该量表共12个题项,界定分数为7,即受试者的12个项目中,有7个做出肯定回答即被界定为网络成瘾。此外量表还附加了一些上网者的信息,如性别、年龄、年级、学科类别、平均上网时间、上网主要目的等信息。 3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理论模型 对网络成瘾的解释,最具代表性的是 Young 的 ACE 模型、Davis 的认知-行为模型和 Grohol 的阶段模型。其他学者也提出了他们自己的观点。 Young 提出的 ACE 模型中的 A、C、E 是指 Anonymity(匿名性)、Convenience(便利性)和 Escape(逃避现实)。Young认为这是网络导致用户成瘾的 3 个特点。匿名性是指人们在网络里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用户在网络里便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不用担心谁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便利性是指网络使用户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网上色情、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网上交友都非常方便。逃避现实是指当碰到倒霉的一天,用户可能通过上网找到安慰。因为在网上,他们可以做任何事,可以是任何人,这种自由而无限的心理感觉引诱个体逃避现实生活而进入网络的世界。 Davis 提出认知–行为模型,试图解释病理使用网络(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的发展和维持。该模型中靠近病因链近端的因素,是 PIU 发生的充分条件,靠近远端的因素则是必要条件。模型的中心因素是适应不良认知(maladaptive-cognition),它位于 PIU 病因链近端,是 PIU 发生的充分条件。Davis 认为 PIU 的认知症状先于情感或行为症状出现,并且导致了后两者。有 PIU 症状的个体在某些特定方面有主要的认知障碍,从而加剧个体网络成瘾的症状。该模型认为病态行为(PIU)受到不良倾向(个体的易患素质)和生活事件(压力源)的影响,它们位于 PIU 病因链远端,是 PIU 形成的必要条件。该模型对特定 PIU 和类化 PIU 做了界定。个体易患素质指当个体具有抑郁、社会焦虑和物质依赖等素质,则更容易发展出病态网络使用的行为。压力源(紧张性刺激)指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 Grohol 提出阶段模型,认为所谓网络成瘾只是一种阶段性的行为。该模型认为网络用户大致要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网络新手被互联网迷住,或者有经验的网络用户被新的应用软件迷住;第二阶段:用户开始避开导致自己上瘾的网络活动;第三阶段:用户的网络活动和其他活动达成了平衡。Grohol 认为所有的人最后都会到达第3个阶段,但不同的个体需要花不同的时间。那些被认为是网络成瘾的用户,只是在第一阶段被困住,需要帮助才能跨越。 Morris和Ogan(1996)借用MeQuail的“大众沟通”(masseommunieation)游戏理论和“使用和满足”(useandgratifieations)理论来解释网络成瘾现象。他们提出,网络像电视和报纸一样,是一种基本的大众媒体;社会和心理的最初需要诱发人们对网络产生某种期望,这种期望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网络使用并让使用者获得了某种程度的满足和快乐体验。他们进一步提出,如果个体过度依赖这种心理体验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控制,则最终就会导致网络成瘾。 John(1999)根据“需要满足”的观点来解释网络成瘾现象。他认为,使用网络可导致内部无意识发生变化,并由此影响上网者的工作和生活。他解释说,人们容易判断自己有意识的需要,难以注意无意识的需要,但无意识的需要会在某些活动中表达出来。当需要被压制、忽略、转移或陷人一个表面的、间接满足的恶性循环时,往往会出现病态的固执和成瘾。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意识的实现和需要的满足可以获得牢固的、统一的自我感,而在病态和成瘾时,自我变得空洞和支离破碎。John认为,一个人对网络的热情可处于健康、病态或介于两者之间,具体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需要的类型、需要被剥夺的潜在程度、网络活动类型、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对痛苦的主观感受、对有意识警觉的需要、上网的经历和阶段、网络活动和现实的平衡,等等。 国内学者高文斌和陈祉妍(2006)提出 “失补偿”假说。该假说是基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而提出的理论解释,个体发展的基本过程在该假说中简要描述为:(1)个体发展的顺利状态为常态发展。(2)在外因与内因的作用下发展受到影响则为发展受阻状态。①在发展受阻阶段,通过建设性补偿可以激活心理自修复过程,恢复常态发展;②如采取病理性补偿则不能自修复,最终发展为失补偿,导致发展偏差或中断。如不能改善则最终导致发展中断。网络问题的出现有着其内在的心理机制,从常态发育逐步演化为发育受阻、甚至发生偏差和终止是一个过程,这就是病理心理过程。“失补偿”假说对于网络成瘾的基本解释为:上网行为是青少年心理发育过程中受阻时的补偿表现。如形成“建设性补偿”则完成补偿、恢复常态发展,即正常上网行为;如形成“病理性补偿”则引起失补偿、导致发展偏差或中断,即网络成瘾行为。 4 网络成瘾者的心理行为特点 4.1 网络成瘾青少年倾向单一评价标准 个体健康发育过程中会逐步建立心理内部的多维评价体系,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挫折与冲突。网络成瘾青少年往往不具备良好的内部多维评价体系,而是倾向单一评价标准,如单纯以学习成绩、或具体某个老师的评价、或家长对自己的态度等某个单一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的能力、价值,从而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乃至进一步采取极端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沉迷网络等。 4.2 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功能不良 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的家庭外人际关系满意度相对较高,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差异显著的在于家庭内人际关系。这符合一些临床工作者的经验,即网络成瘾问题与家庭中的亲子关系问题有密切联系。 更有意义的是,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出现“父亲功能”缺失或不足的现象。所谓“父亲功能”并非简单是父亲具体人,主要指在教养过程中通常需要的父亲角色与作用,如规范性、力量性等。在接触的大量案例中,75%以上有“父亲功能”不足甚至缺失的现象,如单亲(母亲)家庭、幼年父亲不在身边、家长过于繁忙无暇顾及子女、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很少参与等。 4.3 网络成瘾青少年情绪表达与情绪调控能力不足 心理测评结果提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总体情绪智力并不低,显示出他们对于他人情绪的觉察能力相对更高。对他人情绪过度敏感的同时,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情绪表达能力并不够好,也便无法得到他人很好的理解,这就造成了他们在现实人际关系中总会遇到困难,常常处于不良情绪感受中。加之情绪调控能力不足,更加促使了他们求助于网络空间进行缓解和补偿。 4.4 网络成瘾青少年生活目的感与社会支持力度低 网络成瘾青少年相对同龄人缺乏生活目的,没有明确的方向感。这可能反映出对自己缺乏了解(缺乏生活目的),同时也不能够接纳自己。这同样可能是缺乏支持性的成长环境所造成的。网络成瘾青少年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较低,也可能反映出了家庭关系不良,同时也提示其他社会角色(如学校、政府等)对这部分青少年的支持力度还很不够,相反还存在不少排斥力量。当支持力量与排斥力量发展到很不平衡的时候,青少年就会出现严重的网络使用问题。 4.5 网络成瘾青少年常常不“甘于寂寞”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人格也表现出自身的特征。患者在“不甘寂寞”特点上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显示他们在生活中寻求更多的活动。不甘寂寞可能意味着一个人无法很好的独处,即无法与自己面对,不能很好的接纳自我,在现实生活中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冲突行为与感受。 5 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来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外因和内因。外因即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因素与网络的特点等;内因即青少年自身的需要、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气质类型、人格特点等个性因素。下面从社会性因素,人格因素,孤独以及依恋关系四个方面概括论述: 5.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社会性因素的探讨 网络成瘾青少年与非网络成瘾青少年在生活事件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在亲友死亡、父母离异、经济问题等等家庭因素上,网络成瘾青少年和非网络成瘾青少年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网络可以满足青少年的多方面的需求(如人际交往、自我实现、游戏等等),容易使得青少年对网络形成依赖。网络依赖会导致诸如考试失败不理想、学习负担重、升学压力等与学业有关的生活事件,当学业出现问题时,外界环境如学校和家长会对青少年施加压力,青少年会因此更渴望在网络中寻找慰藉。生活事件会促使个体寻求相应的应对方式,网络是当前比较好的的应付工具,网络成瘾又会使青少年的其他生活事件频繁发生。 网络成瘾青少年与非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导致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网络带来的负性生活事件频频出现,人际关系不协调、和家长老师容易出现冲突,以及生活习惯发生大的改变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降低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生活幸福感。 5.2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格因素探讨 网络成瘾与非网络成瘾青少年成显著性差异的人格因素有:攻击性、无序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网络成瘾青少年社会交往和应对方式方面表现正常。研究发现,成瘾青少年并没有社交回避或社会孤寂感。在与人交往上,成瘾的青少年没有表现出回避等不良反应。可能是网络本身就是一个交流的工具,它本身虽是封闭系统,把网络使用者圈在网络中,但对于圈中人又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当一个人坐在电脑前,便与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了。通过网络人们还可以得到交往上的自信和满足。由于匿名性在交往中体验到无压力感,有助于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人际交流。 网络成瘾与非网络成瘾青少年在攻击性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主要表现在身体攻击与敌意两个方面。网络成瘾与攻击性之间关系如此紧密,部分原因在于网络与游戏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调查中研究者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所玩的游戏都带有攻击性内容,暴力游戏的交互性和生动性特点使其成为青少年习得和模仿攻击性行为。研究也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内隐攻击性行为显著高于非网络游戏成瘾者。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无序感显著高于非成瘾青少年。“无序感”这一概念来自于Durkheim提出的“无序”概念,社会学家认为它不是指一种心理状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即社会秩序被瓦解,规范不再对行为起约束作用)。这一观点的核心假设是,某些人有时候会不尊重已有的规范,不相信别人会遵守这些规范,也不认为对个体行为适当性与否会有大众一致性的标准,因此可能会以偏离规范的方式去达到一定的目标,并体验到不信任感。个体的失序感可能会引发某种失序行为。网络的信息庞杂,本身就提供了一个没有权威的知识海洋,造成无序性,由于网路成瘾青少年经常性地接触网络,从而提高了其无序感。 网络成瘾与非网络成瘾青少年在自我和谐因素上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来源主要是由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产生的。自我和谐(Self Consistency andCongruence)是C. 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与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Rogers的观点,自我是个体的现象领域中(包括个体对外界及自己的知觉)与自身有关的知觉与意义。同时,个体有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关系的机能。罗杰斯认为,自我与经验之间的一致和协调是心理发展的关键,自我不协调会使个体现存的自我结构受到威胁而产生焦虑和恐惧。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得分显著性高于非成瘾青少年,反映出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以及易采取不成熟防御的倾向性。如果个体体验到自我与经验之间有差异,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一种“不和谐”状态。研究发现,抑郁、逃避现实的人群可能更容易沉溺于互联网。因为互联网的匿名性,网络成瘾青少年更多的表现出一种“去抑制性”,他能在网络上作为一个完全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我”而存在,网络是他们的“避风港”。 5.3 孤独与青少年网络成瘾 孤独也是网络成瘾的关系,普遍存在两种观点:网络成瘾导致孤独和孤独导致网络成瘾。持前一种观点的人认为,长时间的使用网络导致上网者出现了与真实世界的隔离,他(她)们以牺牲真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为代价来发展虚伪的、脆弱的网络人际关系,因此,孤独是过度使用网络的副产品。这一观点得到Kraut等人研究结果的支持。Kraut等人发现,过度使用网络会增加孤独感和抑郁,并导致社会卷人减少和心理幸福感降低。后一种观点认为,孤独的人更容易被网络所吸引。过度使用网络是因为网络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社会网络和多种多样的在线交流形式。孤独的人会被网络中一些具有交互作用的社会活动所吸引,这些活动可提供归属感、友谊和交流的机会。这种观点与Shapiro提出的模型相一致。Shapiro认为,是个体生活阶段的变化、而不是网络的使用影响了个体的社会联系。据此他又提出了另一种模型:替换性模型(AlternativeModel),认为那些已经孤独的人会花更长时间上网,即孤独导致了网络成瘾。笔者认为孤独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不能用单纯的引起与被引起来衡量。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些中介变量,如网络成瘾者的人格特点,处理生活事件的方式,处理情绪问题的方式等等。 5.4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依恋关系 依恋是指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相互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在青少年期,青少年与父母亲和同伴的依恋关系都是其重要的社会人际网络。 首先,青少年与母亲的疏离程度可以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母亲疏离程度高的青少年更倾向于依赖互联网的娱乐和社交服务,更可能出现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感到与母亲很疏远的青少年有较高的焦虑水平和孤独感,较少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幸福感。他们更可能把互联网当作情感支持,更可能使用互联网来调节消极情绪,更容易形成网上人际关系,依靠互联网来满足自己获得社会支持的需要。 其次,青少年与父亲的疏离也可以直接正向预测网络成瘾,与父亲疏离程度高的青少年更可能出现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这表明青少年与父亲关系的安全感对他们的互联网使用非常重要,父亲的拒绝可能是对这个阶段的个体健康使用互联网的一大威胁。如果青少年与父亲的关系是消极的,以疏离为特征、缺乏信任感,他们更可能通过互联网来寻求情感支持。父亲通常被认为比母亲更经常与孩子玩体力游戏,而感觉与父亲疏离的青少年可能缺乏社交技巧和恰当的应对策略,他们通常更容易形成网上人际关系,发展亲密感。因此,他们更容易成为过度的互联网使用者,更可能报告互联网使用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最后,青少年与同伴的沟通水平可以通过互联网娱乐和社交服务使用偏好间接预测网络成瘾,与同伴的疏离程度可以直接正向预测网络成瘾。同伴沟通良好的青少年对自己的同伴社会接受性更为自信,能够把自己的困难和烦扰与同伴进行交流,争取同伴的理解和帮助,也能够听取同伴的意见,因而他们卷入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可能性更小。但是如果这种青少年的网上活动主要是为了进行社交或娱乐,也有可能会过度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此外,同伴之间疏离水平较高的青少年不愿意把自己的烦恼告诉朋友,害怕遭到朋友的嘲笑,渴望增进与朋友之间的情感但又因缺乏适当的社交技巧而感到孤独无助。而在网上,他们可以更自如和放松地进行自我表露和交流,也可以实践新的社交技巧,更容易建立网上人际关系。与同伴之间疏离水平高的青少年更容易转向互联网寻求友谊和支持,更可能报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受到影响,也更可能网络成瘾。 6 总结 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日益增多,对于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式筛查和测量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找到他们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并加以心理辅导和干预。对于存在家庭功能不良,倾向于使用单一的评价标准,情绪表达与情绪调控能力不足,生活目的感降低与社会支持力度低等心理行为特点的青少年要给予积极的关注。规范青少年对各类互联网服务的使用,尽量引导青少年正确健康的获取互联网信息,将互联网作为服务现实生活的工具。关注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多与青少年进行交流沟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与现实世界的互动。注意培养青少年与父母和同伴的依恋关系,避免矛盾型依恋与逃避型依恋关系的出现。为青少年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学业负担,从而使青少年发展出对学习的兴趣而不是沉迷于网络世界。 目前对网络成瘾的研究日益增多,人格作为稳定地影响个体行为、情绪过程、动机过程和的因素,被很多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导致“成瘾”的更为基础性的个体变量。但是互联网的服务项目的类型(如网络游戏,收听音乐,浏览新闻等)也是影响网络成瘾类型的一个基本特点。但大多数研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青少年的个体因素上,而很少有将青少年的个体因素作用与互联网的作用交互进行深入探讨的文献。因此,将人格与互联网服务的作用结合起来讨论这应该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崔丽娟,赵鑫,吴明证,徐爱红.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1):34-36. [2]刘树娟,张智君.网络成瘾的社会一心理一生理模型及研究展望[J].应用心理学,2004,10(2):48-54. [3]高文斌,陈祉妍.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96-603. [4]严标宾,郑雪,黄曼娜,丘碧群,韩永红.青少年网络行为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6,12(2):168-175. [5]邓晨曦.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73-76. [6]杨洋,雷雳.青少年外向/宜人性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42-48. [7]雷雳.青少年“网络成瘾”探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5:554-560. [8]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55-359. [9]伍思翰,赵晓妮,信忠义,胡巧,罗雅心.工科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8):53-57. [10]梁宁建,吴明证,杨轶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幸福感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2):294-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