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8日讯 南通大学顾晓松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昨天,这一消息官方发布后,许多南通人为之欣喜骄傲。
在南通,顾晓松是位名人。从上世纪90年代产生重要影响的南通医学院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领军人物,到担任合并组建后的南通大学首任校长、党委书记,再到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始终在科研的道路上执着攀登,活跃在国际神经科学研究前沿,取得一个又一个为世人瞩目的成就。
弘扬通医精神,安心立足南通
上世纪90年代,在南通医学院有一群年轻的知识分子,他们凭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争创一流的执着追求,克服困难,艰苦创业,在教学、医疗、科研等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集中展示了“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他们的事迹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
顾晓松正是这一群体的代表人物之一,时任南通医学院副院长。
1953年出生的顾晓松,下乡插过队,到煤矿做过工,1977年跨进南通医学院大门,毕业后留校任教。虽然干的是许多人不愿意干的人体解剖,他却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上世纪80年代初,他还是个助教,夏天天气热,蜗居里呆不住,屋外读书又有蚊虫叮咬,顾晓松就天天卷一条席子,爬上楼顶仰望星空背英语。全家团聚吃年夜饭时,饭菜烧好摆上桌,他却还在学校做实验,早把吃饭忘了。
1987年,顾晓松获得了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那时候,十几平方米的实验室简陋得只有几张桌椅、几套手术解剖器械,科研材料试剂还要到外地采购,自己搬运。也就是那时候,顾晓松率领课题组成员,组建了最初的神经再生实验室。寒冬冷水冻红的双手,炙热夏季蚊虫的叮咬,实验中紫外线灼伤的脸颊,同位素辐射对身体的影响……种种艰难困苦,在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中,被置之脑后。
1992年,顾晓松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赴德国进行客座研究。当他在神经营养因子与周围神经再生研究中取得一系列成果后,德方以每月3000马克的高薪挽留他,他却不为所动,而是带着他在德国研究的课题飞回祖国。1993年,他到英国专门从事神经诱向生长的研究,利用伦敦大学的先进仪器和设备,发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与神经化学诱向再生相关的化学物质——神经诱向因子。这一研究成果居神经科学的最前沿。为了将这项研究成果带回祖国,顾晓松多次谢绝了英国方面的邀请和资助。
“南通医学院有良好的传统,一批‘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教授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一路走来,父亲给予的厚重教育,也对我安心立足南通,潜心科研起到重要作用。”顾晓松回忆,正是当年父亲一句“有本事要回国服务”的教诲,使得他一次次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南通。
1995年,顾晓松获全国首届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成为全国49名获此殊荣的青年科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