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引起人们普遍热议。
许多人认为,“人口太多对经济社会发展是不利的”,这一观点果真成立吗?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要先考察一下十八世纪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思想,他的“人口论”对控制人口的政策产生很大的影响。
马尔萨斯把劳动力视为“同质的”生产要素,它服从边际生产力递减法则,人口越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越低,最终劳动者会陷入绝对贫困,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然而,马尔萨斯把人简单地视为劳动力要素的拥有者是片面的,人不止拥有劳动力,还拥有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我们称之为“企业家才能”。企业家通过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将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直接或间接地利用了不同人的才能,也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企业家的这种活动克服了劳动力边际生产力递减,但如没有人口的增长,没有人的需求的增加以及新的欲望的出现,劳动力总是被用于满足既定数量和既定类型的需求,那么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递减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出现。
人越多市场规模越大,大规模生产越有可能发生,通过大规模生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就会下降。除了这种规模经济效应外,人多还有另外一种效应,按斯密的观点,人口数量大,市场规模就大,分工就越有可能深化和细化。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是从他人那里获得他所需要的服务和产品,人越多,意味着服务于他的人就越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就会因服务于他的人的增多而提高。
比如现在很多中国人用上德国人生产的汽车,美国人生产的电脑、手机,观看韩国人制作的电视剧等等,当有亿万人为你服务时,你的生活水平怎么可能不高呢?现代社会中的普通人享有比古代的帝王更好的生活水平,原因就在于这种“分工合作效应”。所以,改善生活质量的正确途径是使他有机会从更多的人那里获得服务(也意味着他为更多的人服务),而不是控制人口数量。
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资源,虽然资源是有限的,但知识技术进步是无限性的,知识技术的进步极大地缓解了资源的有限性。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所消费的其实不是资源,而是人们自身创造的知识,比如文字、图像和视频等知识产品,这些产品不需要或只需要消耗很少的物质资源。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需要一定的人口,没有相当数量的人口所提供的市场,新技术的使用是“不经济的”,人们可能会延续原先那种以资源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生产、生活方式。
总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口越多越有利于企业家创新,在创新驱动下,蛋糕可以做得越大,人均所享有的财富会越多。
(作者为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摩罗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