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委、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刘中民教授
图为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委、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刘中民教授
解放日报解放网讯(记者 张家琳 通讯员 李静)8月12日23:30许,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现场火光冲天,伤亡惨重。据悉,灭火过程中还发生了2次爆炸。灾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面对爆炸、火灾、危险化学品引发的灾难,广大民众该如何自救、施救呢?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委、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刘中民教授。刘中民院长专门做了充分、详细的解答:
记者:危险化学品事故中该如何自救、施救?
刘中民院长:在工厂、仓库等储存有大量化学工业原料的场所,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应紧急向上风向地区撤离,受伤人员尽可能在撤离后进行救治。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区域及其周边地带,如未确认危险已排除,应慎重取用周围可能已被污染的水源,避免接触可能沾染了化学品的物体,应听从专业人员或救援组织的指挥以确保安全。
危险化学品事故中如有损伤,应在撤离事故现场或避开事故核心区域的前提下,再行自救治疗措施:
1、出血:可利用衣物、毛巾等行压迫、包扎止血,出血速度快的动脉出血应压迫出血点近心端,出血速度慢的静脉出血应压迫出血点远心端,同时等待医疗救援。
2、骨折:由于患肢活动受限,在给予必要的包扎固定后应迅速撤离现场,如无法撤离,可用湿毛巾、湿纸巾等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挥发或燃爆产生的化学品,并用衣物等遮盖暴露的皮肤,等待专业救援。
3、烧伤:由于燃爆的化学品溅射引起的毛发、衣物等燃烧,在不了解化学品等性质的情况下,不可盲目用水灭火或使用灭火器,可就地翻滚、衣物扑打、或用泥土覆盖灭火。
记者:爆炸中该如何自救?
刘中民院长:
1、在爆炸发生时,首先看到的是光或者闪动,先别着急跑,一定距离内的人员应立即卧倒,脚朝炸点方向。同时一手枕在额前,另一手盖住后脑,保护好头部。
2、在确保第二次爆炸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后,选择时机迅速离开现场,确定离你最近的安全出口,避开柱子、玻璃与墙壁,伏低身子缓慢前进。逃生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周围环境。
3、因爆炸燃烧或高温辐射导致衣物着火,一时难以脱下时,应迅速滚动灭火,或用水、潮湿物品扑灭火焰。不可惊慌乱跑,以免风助火势。
4、爆炸造成的出血,特别是喷射状的动脉出血,别慌,别大喊大叫,必须迅速进行止血自救。一般应迅速采取指压止血,或用弹性较好的带子捆压住出血口的上方(近心端)进行止血。保护好伤口,观察周围环境,静待救援。
记者:爆炸、火灾中如何对他人救援?
刘中民院长:
1、维护火灾爆炸事故现场秩序,引导人员疏散和快速撤离现场。
2、快速呼救,拨打110,119,120向公安、消防及医疗机构求救。报警及求救时注意以下内容:(1)地点讲清。应讲清险情发生的时间、地点。(2)说明险情。应简要说明出险的原因,以及需要提供何种帮助。(3)留下姓名。报警人应留下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等。(4)有条件时,可提前到附近标识比较明显的地点,如路口或巷口,等候并指引救援人员。
3、组织灭火,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要物资,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救援。
4、有能力的人员应协助警方和医务人员抢救伤员,就地取材,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尽可能选用无菌敷料、三角巾、较清洁的布,以避免二次污染。
记者:火灾中该如何急救?
刘中民院长:烧伤是火灾中常见的创伤之一,它不仅引起皮肤损伤,还可深达肌肉骨骼,严重者能引起一系列的全身变化,如休克、感染等。烧伤急救总的原则是迅速扑灭火源和伤员身上的明火,制止烧伤面积继续扩大和创面逐渐加深,防止休克和感染。具体措施概括为“一灭”、“二防”、“三不”、“四包”、“五送”。
一灭:即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灭火或者使身体脱离灼热物质。火焰烧着衣服时,伤员应立即卧倒在地,慢慢打滚灭火,并迅速脱去着火衣物,切勿站立喊叫,以防吸入性损伤;更不可奔跑,也不应用手拍打火焰,以防手部遭到深度烧伤。
中小面积的浅度烧伤可采用立即浸入冷水的方法,因为冷水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冷水同时又会使血管收缩,使组织缺氧,故不适用于大面积烧伤者。
二防:即防止休克及感染。在现场可口服止痛片(有颅脑损伤或重度呼吸道烧伤时,禁用吗啡),同时可口服抗生素,并给予口服淡盐水等,一般以少量多次喝饮为宜。应当注意,不应让伤员单纯喝白开水或糖水,以免引起脑水肿等并发症。保持气道通畅,有条件时,争取输氧。
三不:在现场对烧伤创面一般不作特殊处理,尽量不要弄破水疱,不要随意涂药。
四包:即包扎创面,防止再次污染。可用三角巾、清洁衣服、被单等包裹创面。冬季应注意保暖,夏季应注意防晒。
五送:即在现场,如发现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在转送途中,继续实施心肺复苏术,同时要严密观察其他变化。搬运伤员一切动作要轻柔,行进要平稳,以减少伤员的痛苦。
记者:自救的要诀有哪些?
刘中民院长:掌握一些火场自救的要诀,在火灾困境中也许就能获得第二次生命。
第一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请记住:在安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
第二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请记住:自断后路,必死无疑。
第三诀:争分夺秒,扑灭小火。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且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请记住: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灾”。
第四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朝外面空旷地方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请记住:人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第五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退疑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逃生时间浪费在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 请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六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头盔,穿好阻燃隔热服,如果没有这些护具,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请记住:多件防护工具在手,总比赤手空拳好。
第七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按规范标准设计建造的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逃生楼梯、通道或安全出口。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请记住:逃生的时候,乘普通电梯极危险。
第八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在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从而安全逃生。请记住:胆大心细,救命绳就在身边。
第九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加上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这时候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接着用湿毛巾或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地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请记住:坚盾何惧利矛?
第十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以引起救援者的注意。请记住:充分暴露自己,才能争取有效拯救自己。
第十一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请记住:就地打滚虽狼狈,烈火焚身可免除。
第十二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跳楼逃生也是一个逃生办法,但应该注意的是:只有在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楼或楼层不高(一般4层以下),非跳楼即烧死的情况下,才采取跳楼的方法。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请记住:跳楼不等于自杀,关键是要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