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风格
在外旅游期间,不忘把有趣的事情及时告诉读者,为孩子们写下了著名的《寄小读者》。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和《晚晴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其中《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其中《纸船》被评为现代诗终生荣誉奖,为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以“自然”“童真”与“母爱”为主题,以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自然的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为主要内容,美有的学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情感、对孩子的喜爱、对自然的赞叹及对人生的理解,被著名作家茅盾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构成了其思想内核----‘爱的哲学’。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以及对生命的赞颂。
冰心作品 一共41本,从1923年至1994年。
1. 《繁星》《春水》 (诗集) 1923, 商务。
2 《超人》(小说、散文集) 1920, 商务。
3. 《寄小读者》(通信集) 1978, 北新。
4. 《往事》(小说、散文集) 1931, 开明。
5 《南归》(散文集) 1945, 北新。
6《姑姑》(小说集) 1987, 北新。
7.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2, 北新。
8《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 1932, 北新。
9.《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 北新。
10.《闲情》(诗、散文集) 1922, 北新。
11.《去国》(小说集) 1933, 北新。
12.《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 1935, 平绥铁路管理局。
13.《冬儿姑娘》(小说集) 1935, 北新。
14.《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小说集)1943,开明。
15.《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散文集)1943,开明。
16.《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诗集)1943, 开明。
17.《关于女人》(散文集) 1943, 天地。
18.《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 人文。
19.《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 1956, 上海少儿。
20.《还乡杂记》(散文集) 1957, 上海少儿。
21.《归来以后》(散文集) 1958, 作家。
22.《再寄小读者》(通信集)1958年3月11日,到1960年,共写21篇 先后在《人民日报》、《儿童时代》上发表。
23.《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24.《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25.《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26.《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27.《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28.《三寄小读者》(通信集)1981,少儿。
29.《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
30.《冰心论创作》 1982,上海文艺。
31.《冰心作品选》 1982,少儿。
32.《冰心散文选》 1983,人文。
33.《冰心选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齐)。
34.《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艺(未出齐)。
35.《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峡文艺。
36.《只拣儿童多处行》1981,少儿 ,编至小学语文课本中。
37《我的秘密》1957
38《忆读书》预备年级第25课。
39《冰心全集》(第三版,10卷本),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5月。
散文方面,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2000。
《山中杂记》在美国留学期间,患病在山中修养所创。
40《冰心》 古诗词
41《观舞记》1994,编至初中语文课本中。
《先知》(散文诗集)叙利亚凯罗·纪伯伦著,1931,新月。
《印度童话集》 印度安纳德著,1955,中青。
《吉檀迦利》(诗集)印度泰戈尔著,1955,人文。
《印度民间故事》 印度安纳德著,1955,上海少儿。
《泰戈尔选集·诗集》 与石真合译,1958,人文。
《泰戈尔剧作集》(4)1959,戏剧。
《马亨德拉诗抄》(尼泊尔)与孙用合译,1965,作家。
《燃灯者》(诗集)马耳他安东·布蒂吉格著,1981,人文。
《泰戈尔飞鸟集》,自译,1929。[1]
社会影响
冰心逝世后,党和人民给她以高度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也就是说,冰心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她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祖国和人民,献给全社会和全人类。
冰心深受共产主义思潮影响,被认为是以爱的哲学特别是对下层人民的爱的思想贯穿写作的作家。巴金就将“爱”列为冰心作品的主题,表示“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梁实秋评价冰心工于散文、小说而短于诗,认为《繁星》、《春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
民国时期的冰心从同时代女作家(如张爱玲、苏青等)处得到的评价相对较低。张爱玲在《我看苏青》中写道:“如果必需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
与家喻户晓的声名相比,冰心脍炙人口的名作并不算多,现今最为人熟悉的是《小桔灯》、《三寄小读者》等被收入不同时期教材的短篇作品。
冰心的名言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的一生言行,她的全部几百万的文字,都在说明她对祖国、对人民无比的爱心和对人类未来的充沛信心。她喜爱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她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喜爱玫瑰花的神采和风骨。她的纯真、善良、刚毅、勇敢和正直,使她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中国人民为有冰心这样的文学大师而自豪。
冰心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于诗;《繁星》《春水》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 一一梁实秋
在这里,我们觉得冰心女士所谓“人世间只有同情和爱怜,人世间只有互助和匡扶,”——这样的“理想的人世间”,就指的文艺元素之一的“微笑”;所谓的“人生的虚无”就指“苦难的现实”,就意味着所谓的“泪珠”。而且她明白的说:我要讴歌“理想的”,我不愿描画“现实”赚取人们的“泪珠”。——茅盾
有你在,灯亮着。
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巴金
一颗善良美丽的星辰陨落了,而她的光芒,将永远留在几代人的心里……——魏巍
我读冰心诗,最大的失望便是袭受了女流作家之短,而几无女流作家之长。我从《繁星》与《春水》里认识的冰心女士,是一位冰冷到零度以下的诗人。
《繁星》《春水》这种体裁,在诗园里面,终归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这样也许是最容易做的,把捉到一个似是而非的诗意,选几个美丽的字句调度一番,便成一首,旬积月聚便成一集。这是一种最易偷懒的诗体,一种最不该流为风尚的诗体。
《繁星》《春水》又有一个缺点,便是句法太近于散文的。
在作品风格上,冰心以文字柔和、清丽见长。
冰心体也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冰心散文的语言“清丽”、“典雅”。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即凝练明快 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奖项名称: 冰心文学奖
创办时间: 1990
主办单位: 冰心奖组委会
冰心文学奖奖杯:奖杯上有两只铜鸟栖落在黑色的大理石底座上,小鸟仰着脖,张着嘴,急切地望着大鸟,大鸟伸长脖子,头低垂下来,嘴叼着食物喂进小鸟口中。这个形象取材于冰心的一件纪念品,体现了母爱的主题。黑色大理石底座下面的金色横牌上刻着“冰心文学奖”几个字,是著名画家吴作人的手笔。
奖项介绍:
蜚声中外的一年一届的冰心奖创立于1990年,是由著名作家韩素音女士倡导,并得到国内外文学、出版……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十几年来,它由最初的单一儿童图书奖,发展为包括图书、新作、艺术……奖项的综合性大奖,目的在于鼓励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发现、培养新作者,支持和鼓励儿童艺术普及教育的发展……。连续颁发13届的冰心奖,在社会各界和海内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促进我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以严格、公正和权威著称的冰心文学奖,是我国惟一的国际华人儿童文学艺术大奖,分为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冰心艺术奖、冰心摄影文学奖4个奖项,全世界华文文章都参与评比,获奖者遍布全世界。冰心奖在每年冰心生日前后颁发一次,历届获奖者不仅有港、澳、台地区的作家,还包括外国作家。
感情世界
冰心 1923年8月17日,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 从上海启程开往美国西岸西雅图的“约克逊号”邮轮,徐徐驶出了黄浦江。邮轮上的头等舱位都被中国留学生占满了,这其中就有23岁的冰心。
1923年8月18日,第一天上邮轮的新鲜劲已经过了,冰心突然想起一件同学吴搂梅所托之事来。“她写信让我在这次船上找她的弟弟、清华学生——吴卓。我到船上的第二天,就请我的同学许地山去找吴卓,结果他把吴文藻带来了。问起名字才知道找错了人!那时我们几个燕大的同学正在玩丢沙袋的游戏,就也请他加入。以后就倚在船栏上看海闲谈,我问他到美国想学什么?他说想学社会学。他也问我,我说我自然想学文学,想选修一些英国十九世纪诗人的功课。他就列举几本著名的英美评论家评论拜伦和雪莱的书,问我看过没有?我却都没有看过。一直以来,品貌双全的冰心身边从不缺追求者,在燕京大学读书时,冰心就以“静如止水,穆若秋风”而惹人驻足。两个星期的游轮生活也不例外,在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大学,冰心一下子收到很多的来信,信的内容像经过集体商议似的,除了表示好感希望多交往,就是说在船上认识你非常荣幸。但这个时候,惟独有一个人没给她写信,这个人就是吴文藻。他只礼貌性地写了张明信片给冰心,冰心面对着一大堆热情的信件和一张简短的明信片,当即觉得吴文藻这个人真特别。而冰心也是个喜欢反其道而行的人,所以,当时给她写信的人她都用了明信片回复,偏偏只有这个写明信片的人,她写了一封信给他。
(摩罗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