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阴沉的下午,我将《亲爱的克拉拉》这部影片看完了。这部影片除了那些美好的音乐之外,就如同这个下午一样,并不让人愉快。
不,这不是克拉拉,这也不是舒曼,更不是勃拉姆斯。他们三人之间的那些故事,曾经经过了无数的演绎,但也不如这个版本更糟糕。这样的故事不应该属于他们三人,而只是那个粗壮的德国女人贺马·桑德斯-勃拉姆斯自己想像中的故事。她并不理解三人之间的情感,她也不尊重现有的一切史料,她只是凭着一个女人任性与猜疑,虚构了这么一部传记片。她虽是勃拉姆斯的后裔,但却并不了解她这位伟大而含蓄的祖先。
舒曼、克拉拉与勃拉姆斯这三位音乐家的故事,确实是并非故事与绯闻丛生的乐坛上一段不多的佳话,肯定会引来无数的人演绎。想想看吧,舒曼与克拉拉,真是郎才女貌,在钢琴老师的家,舒曼爱上了比自己小十岁的老师的女儿克拉拉。他们历尽艰辛,终成眷属。在多年颠簸生活之后,他们带着五个孩子终于在杜塞尔多夫定居下来。这时二十岁的勃拉姆斯走入了他们的生活,他的才华打动了舒曼,而克拉拉的美丽也打动了勃拉姆斯。舒曼将勃视为自己音乐的继承人而大力举荐,让勃得以出名;勃拉姆斯则将比他大十四岁的克拉拉视为了自己的偶像,可以说他的许多作品是为她而作。天才的舒曼疯了,勃拉姆斯两年多经常去他的病床前侍奉;舒曼走了,留下了8个孩子及37岁的美丽的克拉拉。勃拉姆斯为老师办完丧事,就离开了杜塞尔多夫,虽然他还不时给克拉拉写信,给她寄来他的每部作品,但他们再也未见面。克拉拉去世前十三天,她给勃拉姆斯写了封信,已经六十多岁的勃匆忙之间坐到了相反的火车,等他赶到时,只能在坟墓前凭吊了。翌年,勃拉姆斯也逝去。很迷人的故事,也很感人。
之所以将故事不厌其烦地写出,是想列出真实史料中他们的故事,与这部电影作一比较。在现实中,舒曼是将勃拉姆斯当成自己的传人,勃拉姆斯也视舒曼夫妇为师,当然他对克拉拉有着别样的情感,那也是深藏于他的内心。至于克拉拉是否对勃拉姆斯另有情思,史料未有更多的记载,但最少两人在舒曼死后却再无见面。在人们的印象中,勃拉姆斯只是在心里暗恋着克拉拉,他的身影总是躲藏在舒曼与克拉拉美满的婚姻之后。他对舒曼,他应有如师如父的感觉,对克拉拉,他的感情应很复杂,也许是母亲、情人与心目中的完美女神混于一身的感觉?勃拉姆斯至死都是独身,是因为恋着克拉拉,还是传说中的同性恋,无人知晓。一切都在朦胧迷雾之中。
但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却将这一切都坐实。勃拉姆斯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克拉拉的爱,而克拉拉对于勃拉姆斯的爱也是欲拒还迎,舒曼呢,则是个嫉妒的丈夫。导演极力表现克拉拉与舒曼婚姻之中的苦楚,描写舒曼时不时对她的伤害。在影片的最后,导演还花了很大的篇幅,给勃拉姆斯与克拉拉来了一段床上戏。勃拉姆斯面对克拉拉裸着身体,充满着迷狂,让人感觉到好笑。他们之间是否有这样的关系,这是存疑的,即使有,也不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刚刚去看完即将去世的舒曼,克拉拉还沉浸在悲痛之中。勃拉姆斯与克拉拉的爱情之所以让人低回,就在于那种朦胧,在于那种欲言又止,在于那种默默的守望与相知。而不是这样的激情,这不是勃拉姆斯的激情,也不是克拉拉的激情,这只是导演想像之中的激情。在这里,导演让勃拉姆斯得到了克拉拉的身体,却失去了克拉拉的灵魂。
对于影片中每位人物的性格,导演也是缺乏深入了解的。这从她对角色的选择与性格的刻画可以看出。年轻的勃拉姆斯一出场就让人觉得他不是勃拉姆斯,如此的活泼,如此的多动,如此的性格张扬,这不是勃拉姆斯的性格,这不是我们了解到的勃拉姆斯,这也不是我们从音乐中所能听出的勃拉姆斯。勃拉姆斯是个粘血质的人,深情而不外露,他总是躲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在他身上,永远不会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只会是那种以一生为代价静默地守候。电影中的克拉拉演得还不错,但她太具有德国女人的那种硬线条了,而少了几分柔美。她的坚强近乎刚强,她更像一个艰苦之中发愤图强的要强主妇,而不像一个漂亮的有着优雅气质的女钢琴家。也许木讷寡言的勃拉姆斯,需要这么一个坚强后盾?而且看到影片中的克拉拉,总是让人想起西德红军的埃因霍夫。舒曼倒真的有些像疯子,但更像一个离了妻子就无法生活的傻子,他的天才不见了,而只是不断地酸言酸语的嫉妒。
导演对于整部影片节奏上的把握也是存在问题的。全片拖沓,剪辑的手法感觉也很幼稚,电影也缺乏高潮。其实导演所选择的故事切入点还是不错的,即舒曼生命的最后几年,但她未把握好节奏,也未能将这段故事的前因后果有所交待,让整个的故事无所归依,影片也只能靠舒曼、克拉拉和勃拉姆斯三人的美丽音乐来支撑了。
(摩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