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又称年节,萌芽于先秦时期,形成于汉武帝时代。年节习俗随岁月的变迁,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上古时期,人们的原始信仰是年节形成的重要因素。那时,人们相信神灵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认为日月天地之神、动植物之神以及祖先神灵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于是,在自然节气变化、农事活动等一些重要日子里,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敬重和敬畏;特别是在年终岁末,还要举行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俗称腊祭。腊祭之日,要给祖先和各路神灵陈献祭品,以各种方式感谢神灵保佑取得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关于年节的形成有许多传说,其中之一便是“年”怪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年”怪每逢年终岁末都来村里吃人。后来,人们偶然发现“年”怪害怕火光、红色和爆竹声。为了吓跑“年”怪,在年终岁末人们都要放爆竹、挂红灯、点燃火堆,使“年”怪不敢前来。此法果然奏效,“年”怪真就再也没有出现,人们顺利度过“年”关。从此,过年挂红灯、放爆竹成为固定的习俗。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太初历》,这是一部阴阳合历的历法。《太初历》把正月规定为岁首,使一年的开始与二十四节气的开端相对应。这样的规定,非常有利于安排农事活动,所以,尽管后世各代对历法多次进行修改,但始终沿用“正月为岁首”的规定。《太初历》的颁行,使得年节习俗最终定型,代代相传,并延续至今。
历史上,春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比如先秦时期称“元日”、“上日”,汉朝称“正日”,魏晋南北朝时期春节的名称是“元辰”、“元正”,唐宋时期主要把“元日”称为年节。另外,历史上把“元旦”称作春节的情况也很普遍。辛亥革命以后开始把“元旦”称作公历新年。
清朝末年辛亥革命以前,我国使用的历法被俗称为农历。农历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改用公历纪元,从此,公历1月1日称“元旦”,农历“元旦”则改称“春节”。但是,传统年节观念根深蒂固,民间仍然过农历新年,并以“过年”相称。
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会议通过《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分别规定了春节和元旦等法定假日的放假日期。春节作为农历新年的名称更广泛地在全国使用。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
【春节习俗】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贴春联】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
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在历史上久负盛名。
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以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
【除夕守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
【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远在公元五世纪,饺子已是北方汉族的普通食品。当时的饺子“形如偃月,天下通食。”宋代称饺子为“角子”,此词也外见于时清小说中。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中又有“扁食”一词。明、清时又有了“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新称谓。
明中期以后,饺子逐渐成为北方春节传统食品。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春节饺子讲究在除夕夜十二点钟包完,此刻正届子时,以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蜜枣、花生、栗子、硬币等包进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吃到红枣的人,来年的日子甜甜蜜蜜,吃到花生的人健康长寿,吃到硬币的人财运亨通。
【吃年糕】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要引导孩子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除夕之夜,交子时刻,天空中,火光闪闪,轰鸣阵阵,隆重、热烈的鞭炮声送走了旧年,迎来崭新的一年,把春节推向了高潮。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
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老烟台年俗盘点】
旧称辞灶为“小年”,春节为“大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即有除尘、蒸年糕、蒸大枣饽饽、蒸太阳饼、蒸神虫、贴年画、贴窗花、贴对联等活动,统称“忙年”。至除夕夜,自大门到室内以草抛撒地上,名“撒马草”。东西风俗不同,莱州地方撒高粱草,取步步登高之意;东部各县撒马谷草。龙口农家,除夕午后在大门旁粪堆上竖栽保存完好的整棵庄稼,以祈求来年丰收,名为“栽田”。牟平、莱州、海阳、长岛等地有除夕入夜到祖坟请列宗回家过年的风俗,有的鸣锣,有的备彩纸扎制的马鞭。除夕夜通宵不眠,俗称“守岁”。凌晨子时一到,开始鸣放鞭炮,名为“发子”。有的地方以谷草点明火照住宅各屋院,名为“照厅”。大年初一男女老幼身穿新衣,见面时互问“过年好”。在家中祭神拜祖之后,长辈接受晚辈拜年,再由家长带领家中男性成员在五服(有血统关系的五代)以内逐家逐户拜年。小孩为长辈拜年,长辈赏钱,名为“压岁钱”或“守岁钱”。当年过门的新媳妇由婆母带领到近宗各家拜年,名为“拜喜年”。男性家族成员到本族远支各家拜年,有宗祠的还要到宗祠拜祖。从初二开始“走亲戚”,各地风俗不一,但比较一致的是,初三这天,已婚青年男子要带着妻子、儿女到岳父母家拜年,俗称“走丈人家”。
大年初一忌讳甚多,如忌挑水、扫院子等一切劳作,尤其忌说不吉利的话,所以乡谚说“大年五更死了驴———不好也得说好”。儿童不小心说了不吉利的话,大人必说“童言无忌”以作破解。忌打碎器物,不慎打破,必说“岁(碎)岁平安”以作破解。饺子煮碎了要说“挣了”,饽饽蒸裂了要说“笑了”,等等。
此外还有“破五”、“人七日”、“鱼生日”等节中节。旧时龙口称正月初五为“破五”或“路头日”,这一天各商店开门营业,店中小伙计要扮“招财童子”祝开市大吉,放鞭炮,祭财神,吃水饺,优惠进店的首批顾客。正月初七日烟台民间习惯称为“人七日”,人们俗信这一天天晴则当年人丁兴旺。芝罘、牟平、福山、招远、龙口等地又分别以初七、十七、二十七为“小人七”、“大人七”、“老人七”,中午必吃面条,以祈求健康长寿。“鱼生日”流行于长岛等地渔村,俗信这一天天气晴好则当年渔业丰收。
春节期间,各地都有各种形式的民间文艺表演和娱乐活动。民间的节日活动可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俗语说“过了十五过十六,过了十六就照旧。”
(申吉忠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