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毗斯迦夜歌】还是那山,还是那水
《五灯会元》中有记:唐朝禅师青原惟信所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另有善静禅师释道:“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阻野云飞。”伏案之余,想想人的这个世界,七十亿之众所居唯此星球,很大很大,大到一粒沙尘;大海浩瀚而宽广,广到一滴细水;人生再长,长到只是一个零;财富再多,多到只是个无;工作再忙,忙到只剩一个空;外面很喧嚣和嘈杂,布满丛生之乱象,终于只剩一个“静”字了得。
1971年1月,从江西黄土岗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分配”去闽,心绪忧郁而杂乱,一日赋闲到福州鼓山涌泉寺一游,初读两句禅语:“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虽伫立久久,但不曾会其深意;转眼历尽四十余年风雨红尘,年华老大,马齿徒增;从医、从教半生不怠;写作读书冥想沉思无歇,上下求索,跌宕起伏,曲折不宁,廻异韬晦,又涉足哲学与神学多年之后,观足人间之万象百态,浮生诸事,方悟出内中涵蕴之大理。
伊曼纽尔·勒维纳斯曾说:
“踪迹好像是存在的真正的持久的痕迹,是它所有否定性面前的无限权利。踪迹从遥远的过去获得它的意义,是插入时间中的空间,是世界在那里转向过去的那个点。”[1]
历史现象只是一种记忆,其神秘的踪迹仅仅是对那山那水的否定之否定的结果,而我们只是曾经存在的那人,过去的就成为了“曾经”,时间之流没有停顿。那个我们曾经拥有的“点”,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圣经-诗篇(76,9)中记载:“你从天上宣布你的审判;大地畏惧,默默无言。”勒维纳斯借用赫什·拉给什的学说回答:“上帝与初始的万物立了一个约;否则我要让你们重归混沌。”(勒维纳斯:塔木德四讲,关宝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4页。)
我看,真善美是不存在的,假恶丑永远与其相伴随,就像那枚硬币,总是有正反两面。我们还是应遵循那句话,因为这是我们凡人能够做到的:有信有望有爱。进而时刻熟谙这段文字: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6)
[1] 叶秀山 王树人总主编,谢地坤主编:西方哲学史第七卷(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