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纪念那些远逝的教会大学(论坛元老)
一百多年前,来自英国的基督教圣公会传教士走了三天山路,才由福州到达闽北山区建瓯的一个村子。不久,村中一位年轻的女子信了教,日后这名女子的儿子上了教会学校,后来还学了西医做了医生。再往后,医生的儿子读教会小学和中学,1950年考大学时,小伙子瞄准了上海的圣约翰大学。
这年轻人名叫黄德涵,就读于福州圣公会“三一中学”。他要上圣约翰的原因很简单,位于上海的圣约翰是中国人都向往的“东方哈佛”:那里的毕业生们操着中国最好的英语,做医生的医术高明,做教授的满腹经纶,做买办的生意兴隆,做律师的金钱满钵。
圣约翰的入学考试采用美国方式,一本厚厚的全英文试卷让来上海赶考的黄德涵感到吃惊。当时考生来自全国各地普遍使用英语教学的教会中学,除英语外,圣约翰昂贵的学费也令公立中学的学生却步。开学时,一辆辆送子读书的名车停在校外,更为圣约翰铺洒了一层非富即贵的色彩。
圣约翰大学建在上海西乡苏州河畔的梵王渡,中西合璧的建筑群三面环水。以建校者施约瑟主教之名命名的“怀施堂”是预科生黄德涵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他上课在一楼,住宿就在二楼,当时预科生住的比较拥挤,八九个人一间房,但每五六名学生就拥有一名提供生活服务的校工。
那时,刚执政的共产党对学校冲击不大,只是在英语课程之外,加了一门汉语政治课。黄德涵在第一年预科之后,参加医学院学生统考,后转往另一所校风保守的教会大学齐鲁大学,这里的医学院比圣约翰更有名望。尽管只在圣约翰呆了一年多,但这所完全美国化的学校给了黄德涵一个开阔的眼界,他在那里打橄榄球,唱西洋歌剧,跳交谊舞,活的像个花花公子。
1952年,所有教会大学在中国大学院系大调整中消失,圣约翰被拆得七零八落,现原址上改建为华东政法学院。
毕业后,黄德涵工作于中国医学科学院。1961年,在人民忍饥挨饿和万岁声中,黄德涵在海外叔父帮助下移民香港,行医七年之后又于1969年到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后成为美国第一个华人海军上校。
这所旧中国排名第一的名校人才辈出,在当时的威望远超过同时期的清华、北大等后来的名校。圣约翰的名人有: 史久镛,中国第一位国际法院的院长。 顾维钧,中国现代外交家。 张伯苓,南开大学、中学等系列学校创办人。 林语堂,著名作家。 张爱玲,著名女作家。 董鼎山,著名作家。 宋子文、宋子良和宋子安三兄弟,四大家族。 荣毅仁,中国首富,红色资本家。 刘鸿生,民国实业巨头。 邹韬奋,新闻名人。 严家淦,民国总统。 贝聿铭,大建筑家。 鲁平,原中国国务院港澳办主任。 钟士,元香港老派政治家。 卢燕,一代女星。 翁心植,工程院院士。 江绍基,工程院院士。 肖碧莲,工程院院士。 刘彤华,工程院院士。 连横,连战祖父。 蒋锡夔,中国科学院院士。 龚岳亭,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继侗,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常委。 颜福庆,湘雅医校、第四中山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上海第一肺科医院、中华医学会创始人。 罗荣安,中国航空教育开拓者。 高尚全,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哈佛大学教授。 经叔平,新闻家。 林树模,是著名的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 孙梅堂,钟表大王亨达利创始人。 肖碧莲,医学家。 屠规益,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导 肖孝嵘,心理学家。 陈骉,福州人,陈宝琛后裔,书法家,工程学家。 孙学悟,南开大学筹建人,我国基础化学奠基人,被称为“西圣”。 邹文怀,著名演员。 瞿希贤,女作曲家。 赵伟仁,翻译家,医学家。 马健南,物理学家。 潘序伦,会计学家。 陈邃衡,民建副主席,全国工商联顾问,全国政协常委。 童少生,民建中央副主席。 丁光训,主教。 朱启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 孟宪承,教育家。 黄维光,越剧理论家、艺术家、导演。 黄嘉华,联合国国际法委员。 吴肇光,著名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新中国外科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吴元黎,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国防部次长。 周诒春,清华学校校长。 李慎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自由主义导师。 沈湘,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殷秀梅、关牧村的导师。 蒋一成,美国亚洲协会主席、石油勘探专家,《纽约时报》封面人物。 戴士铭,北京第二医学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院长。 冯喆,演员。 顾震隆,中国复合材料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哈工大教授。 范敬宜,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人民日报》总编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 杨荫浏,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 江文德,药理学博导。 黄量,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刘?万,昆曲家。 吴宗锡,评弹理论家、作家。 范文照,建筑家,设计了上海五大剧院和青年会馆。
圣约翰校友多活跃于国际商界、政界、外交界、教育学术界和医务界。
(摩罗编辑)
|